多媒体通信媒体间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流媒体的迅速普及,使得基于流媒体的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包括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各行各业中,基于流媒体的技术也随之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很难适应Internet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带宽不够的情况下,多媒体的传输和同步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但随着流媒体的出现,多媒体的传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流式传输不仅使启动延时成十倍、百倍地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同时基于流媒体的同步问题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当前多媒体同步和流媒体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基于ASF流媒体在多媒体同步中的应用,同时针对一个具体实例,建立了一种同步模型并给出了两种同步方法,并实现整个同步的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每章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章概括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三种流媒体技术,并从系统的概述、文件压缩方式、服务器和客户端等方面对三个流媒体实现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第二章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多媒体同步模型和实现方法,并简单介绍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同步技术——SMIL。 第三章针对一个具体实例,在详细分析Media Player属性及结构和ASF文件的格式及内部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时间轴的同步模型并初步选定了两种同步实现方法。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两种同步方法实现的过程,并加以分析和比较,最后选定参考点同步法实现同步。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和发展。关键词:流媒体AsF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展望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研究多媒体同步多媒体同步模型多媒体同步方法义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应用的加速发展,企业新的运作模式的不断涌现,企业信息系统不仅需要支持局域网环境下各个部门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实现基于Internet的企业间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企业应用系统还要考虑到与遗留系统的有机结合、系统内部事务执行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如何快速搭建高效、安全的企业应用系统已成为IT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本文对当前的主流企业应用开发平台—J2EE平台
由于分布式系统的固有复杂性,结合分布式系统的领域背景来证明和验证分布式系统的功能正确性一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机群系统和网格系统均是高度复杂的分布式系统,
语义Web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展当前的Web,使得Web中所有信息都是具有语义的,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Web挖掘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从Web文档和服务中自动地发现和提取信息。基
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日益增多,而XML技术的出现则正是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XML已经逐渐成为Internet上数据的表示标准和交换工具,它为数据库的应用开
近年来,通信的主干部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接入部分却变化很少。由于光纤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高速、宽带业务的传输媒体。结合IP传输和
学位
IP 组播是当前支持点-多点或多点-多点应用主要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IP 组播在可靠性、组播成员的安全管理、异构网络的支持上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传统的IP 组播性能较差。然而,
灾难备份对于重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9?11事件后,世贸大厦中约有40%的公司倒闭,原因就是支撑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数据发生了丢失。然而由于国内尚无自己的容灾产品,并
基于Shared-Nothing结构的并行数据库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既能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要求,也能提供高效的查询处理性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并行数据库的研究中,负载平衡对
Internet网站正在从“以网站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发展,因此Internet网站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智能网站(Personalization Intelligent Web Site)。个性化智能网站应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