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分离自不同宿主植物和不同部位的5株(CgSO1、CgSB2、CgO5、CgSPOP2和Cg5#)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 Cg)进行了最优扩繁条件及其对宿主虎榛子和油松的促生作用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液体培养验证试验对5株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的研究,并通过室内试验对5株Cg对虎榛子和油松的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采用平板培养法对5菌株的最适培养基进行了初筛,并对5菌株培养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五株Cg在培养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除最适温度无差异外,最适pH值、碳氮源、微量元素、无机盐以及维生素都不相同;培养基经优化后,5菌株的菌丝产量均有很大提高,CgSO1、CgSB2、CgO5、CgSPOP2和Cg5#菌株的单菌落菌丝生物量分别达到0.0643g、0.0853g、0.0985g、0.0659g和0.0891g;在液体摇瓶验证试验中,5菌株菌丝产量分别达到了13.189g/L、12.413g/L、18.852g/ L、11.511g/L和14.179 g/L,均达到了液体发酵生产要求。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液体摇瓶试验的结果与固体平板试验的结果是十分吻合的。2、来源不同的5菌株除来自法国的Cg5#外,其中CgSO1、CgSB2、CgO5和CgSPOP2对虎榛子幼苗的感染率分别为43.5%、46.8%、49.2%和48.1%,均达到了四级侵染率;而只有CgSO1和CgSPOP2与油松形成了菌根,而且感染率仅为10.3%和12.4%。接种Cg后,虎榛子菌根苗比对照苗的苗高提高了49.6%-65.9%,地茎提高了14.9%-21.9%,一级侧根数提高了21.7%-34.8%,地上干重提高了51%-69.9%;地下干重提高了108-135.5%,总干重提高了71.8%-88.3%,根冠比提高了27.1%-46%,相对含水量提高了4.9%-8.5%;接种Cg后,油松的菌根苗苗高提高了7.6%-8.6%,地茎提高了10.5%-11.8%,一级侧根数分别提高了12.5%-18.8%,地下干重提高了31.8%-32.9%,总干重提高了16.6%-16.8%,根冠比提高了20.7%-22%。这些结果表明,接种Cg菌株并形成菌根后,可以显著促进宿主苗木的生长,尤其是促进宿主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