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任务,必须以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为目标探究语文教学的核心策略。然而,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以此问题为出发点,将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比较优化的做法总结凝炼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基本内涵。“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又不断回复旋转的旋涡式的循环运动状态,最终达到语文能力和素养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其核心内容是探索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分阶段步步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通过递进、循环的形式做到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地开展语文教学,扎实训练各项语文基本功;厘清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导,带动其他技能提高的实施策略展开语文教学;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引导学生高效、轻松地积累大容量的语文知识等等。同时,运用发展性教学理论、记忆理论等学习理论,对“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重要基本特征加以阐释。第二部分着重探讨“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低年段“识读结合”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高年段阅读教学单元整组教学等教学环节入手来探究“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第三部分则是对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实践现状加以理性的反思与展望。“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资源、评价制度以及教学环节安排等。在论述“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基础上,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考试评价制度、教学环节重塑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