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过渡金属掺杂可铸纳米结构钢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由于易于批量生产、总体热机械(力学)性能良好、抵抗中子辐照导致的性能退化能力强,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核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的首选。在高温与强辐照条件下高密度细小析出相及材料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对材料安全服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课题首先以CNA(Castable nanostructured alloys)Fe88.61Cr9W1.1Mn0.5V0.3Ta0.14Si0.25C0.1N0.06(wt.%)为基础合金材料,通过稀土和过渡金属掺杂及热机械处理工艺优化调控合金的微结构,研究微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制备出纳米析出相体积分数高、析出相晶粒尺寸细小、高强度、高塑性及高抗蠕变阻力的新一代可铸造纳米结构合金(CNA)。本文采用熔炼铸造及热机械处理的方法制备原始CNA与CNA+RE或TM(RE:稀土元素,TM:过渡金属元素)合金,通过合金成分及力学性能的优化,在轧制温度为900℃,掺杂0.3wt%La元素的条件下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中,CNA+0.3wt%La合金轧制后室温拉伸屈服强度达到1318 MPa,相比于CNA原始合金1027MPa屈服强度提高近30%,均匀延伸率为6.52%,相比于原始合金CNA均匀延伸率3.25%,掺杂0.3 wt%La后均匀延伸率提高近90%。经过对CNA+0.3 wt%La合金的进一步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发现CNA+0.3 wt.%La轧制后,在850℃回火30分钟条件下制备的合金力学性能最为优异,室温下拉伸试验屈服强度为1115 MPa,断裂延伸率达到28%。通过TEM对CNA+0.3 wt%La合金微观结构的分析表征发现,CNA+0.3 wt%La合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高密度的纳米析出相,并发现La元素的掺杂改变了析出相的微观组织结构,形成了独特的La元素包壳结构,析出相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3 nm。最后对CNA+0.3 wt%La合金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表征,CNA+0.3 wt%La合金在500℃时拉伸屈服强度约为985 MPa,600℃时拉伸屈服强度约为680 MPa,CNA+0.3 wt%La合金呈现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从而极大提高了核聚变包壁材料的安全服役条件。在本课题中,通过对CNA掺杂元素的调控,制备出的CNA+0.3 wt%La合金,具有高的析出相密度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了材料在核聚变应用中的安全服役条件,具有良好的工业生产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对Accu—Lube LB-2000基础油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其电导率,获得了适用于静电喷雾润滑的润滑液。通过目标网状法检测改性润滑液的荷电性能,利用四
分析了目前通信和测控系统装备进行环境试验测试的现状和需求。针对环境试验对自动测试的需求,给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测试接口GPIB和VISA编程规范的由台式仪器搭建的环境试验自
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发展使两者的融合成为热点。描述了融合网络的场景和耦合方案,对现有融合网的认证机制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把传输层安全协议TLS引入到融合网认证中,
随着现代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现已成功实现了图像、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对声像信号的处理和远距离传送。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行业在数字监控系统中增加了除传统“四遥
美军已将空间对抗装备建设纳入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空间控制手段,积极谋求空间霸权地位。从出台文件指导空间对抗装备建设、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强化防御性空间对抗能力、
介绍了锁相调频的基本原理,用锁相调频的射频直接调制方法实现了脉冲信号的低抖动传输。用ADI公司的ADF4360-2产生载波,将脉冲信号预调后输入到VCO的调谐端,以实现对载波的调
虚拟仪器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不同。虚拟仪器技术指在包含数据采集设备的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需求高效率地构建起的测量系统。LabVIEW是一个虚拟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