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测定及其在注射溶媒中的稳定性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中不同含量甘露醇对配伍后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碘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通过比较找出最适合于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取不同含量的甘露醇分别与10mg的灯盏花素配伍、冻干,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检测8小时内的配伍稳定性(澄明度、pH值、微粒数、渗透压摩尔浓度)。结果:用碘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检测同一批号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其百分比分别为96.3%,97.7%,99.6%,得出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最适合于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测定。配伍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甘露醇的含量与配伍体系中的微粒数相关,甘露醇的含量为10mg时,配伍体系中微粒数最少。结论:1.本课题建立的HPLC-ELSD法用来检测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2.配伍稳定性实验结果提示甘露醇的含量与配伍体系中的微粒数相关,甘露醇的含量为10mg时,配伍体系中微粒数最少。
其他文献
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比起西方大航海早半个多世纪,揭开了海洋世纪的序幕,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史诗般地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部作品真实展示了中华航海文明
报纸
<正>因为篇幅过长,给杂志排版和读者阅读都带来了负担,所以解读之三这篇长文被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讲概念、下篇讲操作。考虑到这个话题的火热,不排除根据读者的反馈"打补丁"
本文利用来自不同群的运算,构造一种能证明其安全性的杂凑算法,并应用已证明的结果构造安全的消息认证码。
针对当前国内外杂凑算法标准和应用需求不同的现状,采用数据流可重构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对SM3及SHA-2系列杂凑算法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统一的处理模
<正>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由唐入宋,中国传统社会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在社会经济层面,即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与社会冲突频发。宋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进行社会治理,意图弥合财富鸿沟,维持统治的稳定。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重行政区划体制下,兵地分治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具有显著的特殊性。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疆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种新的产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创意产业;与此相应,一种新的名词也开始出现——创
本试验旨在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丝裂霉素纳米胶束并对其药效学进行评价。首先制备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聚合物(mPEG-PLA),并利用红外光谱及H1NMR法对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