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雾霾问题。雾霾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严重的视程障碍导致交通事故频出,雾霾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长时间积累会引起各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雾霾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含人为和大气两方面的原因。因此了解我国雾霾的分布情况及影响雾霾发生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理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我国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将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PM2.5作为衡量雾霾的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2014-2018年的AQI值以及PM2.5浓度值进行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上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1)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国雾霾情况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2)我国31个省市均在每年的深秋及冬季雾霾最为严重,春季的雾霾情况有所好转,夏季雾霾发生频次最低。空间维度上,结合各个省市的空间位置,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4-2018年AQI以及PM2.5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全局Moran指数以及绘制局部Moran散点图得到以下结论:(1)整体上我国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即AQI和PM2.5较高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AQI和PM2.5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2)对省市局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时,得到存在空间正自相关的省市在整个研究省市中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第二部分研究了 2014-2017年影响我国30个省市雾霾发生的因素,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分析,按照雾霾的轻重程度划分为三类,分别命名为轻度雾霾区、中度雾霾区以及重度雾霾区;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三类区域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得到以下结论:汽油消费量是影响重度雾霾区的首要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影响中度雾霾区的首要因素,烟(粉)尘排放量是影响轻度雾霾区的首要因素。根据重度雾霾区、中度雾霾区以及轻度雾霾区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我国的雾霾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