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希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磁学性能,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合成一些希夫碱配体及其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磁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基于三种不同的链状二胺(乙二胺、1,2-丙二胺和2,2-二甲基丙二胺)与5-氯水杨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希夫碱配体(H2L1、H2L2和H2L3),并通过红外分析、元素分析以及H1-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以三种希夫碱(H2L1、H2L2和H2L3)为主配体,通过不同的中心金属离子Mn3+Mn2+、Cu2+、Fe3+和相应的辅助配体(N3、SCN、CH30H、N(CN)2和Co(CN)63-等),利用溶液培养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十二种不同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显示,化合物1、2、3、5和10-11是通过氧原子桥联的双核结构。化合物4的不对称单元是由一个二聚的[Mn(L1)(SCN)]2单元和两个非对称的[Mn(L1)(SCN)(C2H5OH)]单聚体组成。化合物7-9是经腈基桥联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6和12是经双酚氧桥联的三核结构。(3)利用超导量子磁测量仪对化合物的磁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2、4、5和12呈现出了铁磁性特征,而化合物3、6、7、8、9和11显示有反铁磁行为。同时探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的关系,分析发现在基于酚氧桥联的Schiff-Mn(Ⅲ)的零维化合物中,姜泰勒拉长效应在影响化合物磁性行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具体表现为:那些被拉长的Mn-O*键(O*代表的是桥联酚氧原子),其相对较长的Mn-O*易呈现出铁磁性行为,而相对较短的Mn-O*易呈现出反铁磁特征。而在腈基桥联Schiff-Mn(Ⅲ)-维链的化合物中,桥联角Mn-CN的夹角的大小成为影响磁性的重要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