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锷弄蝶族Aeromachini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弄蝶科Hesperiidae,弄蝶亚科Hesperiinae,该族的名称是由Warren等于2008年正式确立的,模式属是锷弄蝶属Aeromachus。根据Warren的分类系统,目前全世界共记载有11属136种,我国共记载11属75种。目前国内针对锷弄蝶族Aeromachini的研究多为已知种的统计和名录的汇编、新种的报道、外部形态的分类研究、种类的区系分布等方面,对该族物种进行鉴定分类主要还是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但几对近缘种的外形和生殖器特征高度相似,缺乏有效的形态学鉴别性状。因此,该族基于形态学建立的传统分类体系以及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旨在解决该族弄蝶分类地位的问题,并试图理清我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本研究还对中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物种的起源、主要类群分化时间以及地理格局演化进行了科学推测,以弥补我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空白。本次研究选取了两个线粒体基因(COI、COII)和三个核基因(18SrDNA的V4和V7区,28SrDNA的D3区)的部分序列对中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 10属45种122个样本和13个外群物种进行检测,并利用ClustalX 1.83、BioEdit v.7.0.5.3、Mega 7.0、DAMBE等软件对所测的序列进行比对和特征分析,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推论法(BI)构建了锷弄蝶族Aeromachini的系统发育树。此外基于本研究获得的锷弄蝶族Aeromachini系统发育树,采用宽松分子钟方法,选取合适的化石记录作参照点,对中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主要类群的起源和分化时间进行估算,并结合现代生物地理学、古气象学的相关资料和证据,初步探讨中国锷弄蝶族Aeromachini起源演化的历史生物地理格局。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联合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所构建的ML树和BI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上一致,均分为3大支系。高度支持锷弄蝶族Aeromachini的单系性。除徘弄蝶属Pedesta和飕弄蝶属Sovia外,其余各属都是单系的,每个属的物种都很好的聚在一起。2、徘弄蝶属Pedesta为并系群,本文将讴弄蝶Onryza maga、拟讴弄蝶Onryza pesudomaga归入徘弄蝶属Pedesta中,即徘弄蝶Pedesta maga comb.nov.和拟徘弄蝶Pedesta pesudomaga comb.nov.,保留讴弄蝶属Onryza属名。3、支持将奥弄蝶Ochus subvittatus归入黄斑弄蝶属Ampittia中,即Ampittia subvittatus comb.nov.。4、确定锷弄蝶属Aeromachus是锷弄蝶族Aeromachini成员且具有高支持率。5、飕弄蝶属Sovia为并系群,本文将显酣形弄蝶Halpemorpha eminens归入飕弄蝶属Sovia中,即显飕弄蝶Sovia eminens comb.nov.。6、锷弄蝶族Aeromachini可能起源于始新世晚期,大约在43 Ma开始分化。锷弄蝶族Aeromachini物种很可能起源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中部地区之间。7、扩散—隔离分析表明,扩散事件在形成当今物种分布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和气候变化也是促进当今物种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