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力和思维力、计算力、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以及情感、性格的改变,是以智能障碍为核心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属老年期痴呆之一。VaD患病率高、低生存率、低生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VaD的高患病率和高危险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目前,现代医学尚无针对VaD的特效治疗方法,而应用中医针灸治疗VaD的临床应用广泛,针灸疗法在改善VaD症状有其明显的优势。我们以往多年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头针疗法治疗VaD症状改善明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诸如缺乏统一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以及最佳治疗时机、针刺手法、疗程等量学参数,有些报道缺乏有效的对照组,疗程长短不一,缺乏远期疗效的观察等,影响了疗效的说服力。同时,虽然耳针治疗VaD也具有相关的试验研究,但其临床方面研究的相关报道相对比较少,就其治疗VaD欠缺说服力。因此,本研究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多年的临床工作及试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和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力求客观地评价“头针联合耳针”治疗VaD的疗效,规范治疗方案,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120例VaD患者随机分为头针+耳针组、头针组与西药组进行观察,采用前瞻性设计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的变化,并建立数据库,数据均用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和讨论,研究“头针联合耳针”治疗VaD的疗效。研究结果最终,118例VaD患者完成观察。首先,各组间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三组之间HDS、ADL、MMSE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三组间具有观察的可比性。其次。经治疗后,三组患者HDS、MMSE得分均明显上升(P<0.05),ADL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头针组比较,头针+耳针组HDS、MMSE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头针组比较,头针+耳针组AD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三种方法疗效比较,头针+耳针组有效率优于头针组与西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耳针组治疗VaD的疗效优于头针组和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