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har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机械臂广泛应用于弧焊、喷涂和装配等任务,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工艺的提升,机械臂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制造业从规模化生产向用户定制、个性化生产转型,对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机械臂轨迹跟踪的高精度控制,保证机械臂在不同环境、不同任务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机械臂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下的机械臂轨迹跟踪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针对机械臂不确定性系统,在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动问题,将分数阶微积分算子引入滑模面,并借助神经网络逼近器的特性,构建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提高了机械臂轨迹跟踪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减小了系统抖动。通过分数阶滑模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获得系统控制律;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系统扰动和建模误差等不确定项进行逼近,设计自适应律用以克服神经网络在系统补偿中的逼近误差。其中,期望角度/角速度与实际角度/角速度间的误差反馈信号作为分数阶滑模控制器和神经网络补偿器的输入,两者输出之和作为机械臂输入力矩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滑模神经网络控制器,机械臂角位移调整时间分别缩减1.5s和1.1s,位置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0.0672rad和0.0553rad,关节位置误差的离散度变小且跟踪过程更加平滑、稳定。针对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的不确定性,构建了一种结合标称计算力矩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补偿器的复合控制方案,有效提高了轨迹跟踪精度和系统鲁棒性。针对机械臂标称模型,设计计算力矩控制器;考虑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设计变论域模糊补偿器对之进行辨识和补偿,其中伸缩因子为比例型因子,论域范围随着稳态误差减小(增大)而收缩(伸展),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精度;自适应律的设计确保变论域模糊系统在不同时刻适用于状态空间的不同区域。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机械臂控制系统在该方案下是渐近稳定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模糊补偿器,基于变论域模糊补偿的机械臂角位移调整时间分别缩短1.1s和1.2s,位置均方根误差降低0.0176 rad和0.0133 rad,有效提高系统的轨迹跟踪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文本数据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很难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文本关键词与摘要抽取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均为生成描述文本主旨的精简内容,从而揭示文本的关键信息。为挖掘文本数据之间潜在的关联,本文在研究关键词与摘要抽取算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粗糙数据推理理论,重点研究了基于图模型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中目标识别和分类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将一幅图像根据颜色和纹理等属性分割成若干个图像段。超像素分割产生感知一致的像素区域,与传统图像的单一像素表示不同,超像素提供了视觉上有意义的实体,可以用作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预处理步骤。使用超像素代替像素的突出优点是减少了后续处理的计算成本,缺点是在复杂的物体边界上不能完美的贴合。PCNN模型是一种基于猫视觉皮质神经元信号转导的神经网络
随着高速铁路发展,对高速铁路桥上运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桥上无砟轨道,通过有限元建立车-轨-桥系统模型,分别进行静力学、动力学、疲劳计算,研究总结扣件刚度、支承层弹性刚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特点,提出合理的无砟轨道结构参数。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从单元出发,推导轨道-桥梁单元动力方程,基于轮轨接触,建立多刚体车辆轨道接触关系,通过Matlab软件实现车-轨-桥模型的建立,并通过ABAQ
作为图染色问题的一种推广,图的标号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图论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方向之一。近年来,通过对各类标号模型的研究,得到的一些成果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图标号问题备受关注。标号模型通常来自于实际问题中所隐含的拓扑关系,对这些模型的研究不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促进了图论自身的发展。标号问题通常指为图的顶点或边分配自然数,使其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根
学位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已经完善并趋于成熟,交通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正在形成,部分产品开始落地并迅速博得人们的青睐。其中,针对车辆的定位技术是“智能新交通”的关键一环,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关键核心。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而位置信息是WSN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通过或者结合WS
我国既有繁忙干线铁路承担了我国铁路大部分运输任务,覆盖了我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区域,而提速道岔在我国干线铁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道岔作为铁路轨道的核心装备,也是轨道部件中的薄弱环节,曾长期制约着我国铁路提速的整体进程,尤其是固定辙叉式道岔,其结构形式较为特殊,因为存在有害空间,车辆通过道岔时引起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这种冲击和振动将恶化道岔的工作条件,产生多种道岔病害,其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一直以来把“故障—安全”作为铁路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我国现代化高速铁路自动化信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我国现代高速铁路列车安全、快捷地运输的关键一环。但由于周围环境的不可抗性和列控系统自身结构复杂性,使得列控车载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会发生故障。目前,对列控车载设备的诊断和维修主要依靠人工,但是人工检测会有以下几个缺点:(1)故障数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