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胃培源法是吾师以脾胃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的治疗大法。吾师以“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等脾胃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补益中土,培补后天”为指导原则,以小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和理中丸等经方为立方依据,以党参、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等健脾益气药为用药根基,提出了“后天之本得固,气血生化有源,百病可解”的医学思想,创立了脾胃培源的治疗大法,创制了脾胃培源散、脾胃培源方、脾胃培源灌肠方等经验方。经过不断的临床治疗和临床实验,客观验证了其临床疗效可靠,可以辨证施治脾胃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脾胃培源法的理论源流和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应用。《黄帝内经》提出“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奠定了脾胃培源法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中的“小建中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等诸多方剂奠定了脾胃培源法的方药基础;李东垣的“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丰富了脾胃培源法的理论基础;明清时期“脾胃为后天之本”及“脾胃分治,重视脾阴胃阴”的提出更是完善了脾胃培源法的理论和方药基础;近现代医家对脾胃理论的继承及创新更是给脾胃培源法提供了典范。脾胃培源法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指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和实验,证实了脾胃培源法指导治疗脾胃病切实可行,疗效可靠。下篇:脾胃培源法及方药在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随机选择导师临床诊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胃复春治疗作为对照,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证实了脾胃培源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进一步证实了脾胃培源法可以指导治疗脾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