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不能自给,人地关系紧张,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成为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此情况下,研究该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状况、生产能力,人口增长及其粮食需求,对掌握区域粮食供需情况,解决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粮食的总体供需平衡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该区的粮食安全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以ArcGIS为基础平台,数字化完成土地资源系列图,构筑土地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空间数据库;通过空间叠加,得到基础单元图斑,采用属性表操作获取基础单元图斑的专题属性信息,结合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建立属性数据库;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图。    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土地质量总体不高。一、二级地极少,2.38万公顷,只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6%;三级地41.43万公顷,占11.47%;四级地109.97万公顷,占30.45%;五级地92.54万公顷,占25.65%;六级地81.05万公顷,占22.44%:七级地33.72万公顷,占9.34%。    3.揭示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①粮食需求预测。本研究根据有关文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制定该区未来营养发展目标,得到该区在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需求,分别是68664万kg、102808万kg和147100万kg。②粮食总产量预测。本论文粮食总产量包括植物性粮食产量和动物性畜产品,而且将畜产品按照营养折算标、准,折算成植物性粮食。植物性粮食产量是根据耕地生产力预测、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进行计算,畜产品产量是根据饲草量预测进行计算,总粮食产量则是两者之和。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总产量分别是:55934万kg、70442万kg和82826万kg。③粮食供需之间矛盾。根据粮食需求预测与粮食总产量预测,可以得出该区在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余缺,分别是:一12730万kg、一32366万kg和一64274万kg。    4.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是:保护耕地,严禁非农用地占用;开发后备资源,增加粮食生产;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调节农牧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景观面貌是经济水平提高与国家发展的判断标准。按照国家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如何在解决人地矛盾的同时,提升区域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世界人口剧增,人类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和使用过程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执行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同时能源格局和工业布局不合理,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城市雾霾天气越发频繁,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而以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