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晶体光子学微结构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铌酸锂晶体具有众多的非线性性质,以铌酸锂晶体为基质的光子学微结构对光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以铌酸锂为基质的波导是集成光学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周期铁电畴结构则是铌酸锂晶体中微结构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特制的周期畴结构可以以准相位匹配实现光学波长倍频。近年来,畴结构的制作也有了很多新方法,其中光辅助极化的方法比传统的极化方法更为简便。而且在可见光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这种光辅助效果。但是,与紫外光相比,可见光的光强要求很高,这应该与铌酸锂晶体的能级密切相关。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作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展开了一些研究工作。  首章介绍了铌酸锂晶体相关的基本内容,包括晶体的晶格结构,生长方法,以及能级结构等相关内容。随后简介了光子学微结构中的光波导以及相位匹配等相关内容,并对文章架构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中介绍了钛扩散光波导和周期极化铌酸锂两种光子学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并初步实现了这两种微结构的制备,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利用绿光辅助极化实现了光辅助畴反转,并制作了一些周期结构。进而对以高斯光为主的辅助光条件进行了改变,利用贝塞尔光作为辅助光源进行实验。贝塞尔光相比于高斯光有着诸多的优势。实验中用空间光调制器构建出中心光斑远小于高斯光的贝塞尔光。  第四章我们对铌酸锂晶体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我们利用聚焦后的473nm蓝光作为泵浦光源开展了光致吸收实验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建立了锂空位、杂质及自由小极化子的能级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我们发现671nm的红光与1064nm的红外光不同的光致吸收行为。结合文献已有的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光辅助畴反转过程中的载流子来源问题。  第五章对文章加以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法在1100℃制备Sr2FeMoO6-xNx与Sr2-xNdxFeMoO6-xNx系列双钙钛矿型化合物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晶体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测量分析,并采用甲醛法对样品中的N含量进行测定。制备的Sr2FeMoO6-xNx(t=0h,1h,4h,6h,9h和12h)系列样品XRD衍射图谱说明该系列样品均为四方晶系,样品空间群为I4/mmm。通氨样品的晶胞
2007年,弗雷泽地产委托耶珀·奥高·安诺生与特尔夫设计事务所重新设计卡尔顿联合啤酒厂场地的公共区域.在悉尼、伦敦和巴黎等地开展高度协作设计研讨会的背景下,特尔夫设计
期刊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都纷纷改变传统,开始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改的深入更是给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找到新的、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传统的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能力和品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核心素养一词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育界主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二次加工以及应用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的一个研究热点,而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因具有一系列其它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