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通犯罪的立法完善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通犯罪中,交通肇事罪不仅是常见的过失犯罪之一,同时也是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肇事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加突出的显现出来,极大的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无证驾驶、醉酒吸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危险驾驶行为以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本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于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共交通秩序以及公共安全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大量学者研究交通肇事犯罪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运用历史、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回顾了交通事故认定的历史沿革,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交通肇事罪的关系为线索,结合危险驾驶行为和肇事逃逸行为的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危险驾驶行为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并对交通肇事犯罪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文共约三万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对交通肇事罪的影响,该部分通过交通事故认定的历史沿革以及交通事故认定现状,分析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关键环节,并引出危险驾驶和肇事逃逸这两个特殊行为;第二部分交通事故中特殊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分析,该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结合实践详细分析了危险驾驶行为的特征以及目前责任认定模式下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刑事评判的困境,同时分析了危险驾驶行为与交通肇事罪分离并单独定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节着重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独特性,阐述了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特征、危害,通过“责任+危害后果”的模式分析肇事逃逸行为在交通肇事罪构成中的角色:既是犯罪构成要件,又是量刑情节,得出肇事逃逸行为具有被独立评价的地位。第三部分完善交通肇事罪立法的建议,提出笔者的观点:“增设故意危害交通秩序罪”将危险驾驶及危险驾驶导致危害后果行为单独评价,独立设置肇事逃逸罪使之与交通肇事罪并列存在,从而形成“交通肇事罪”、“故意危害交通秩序罪”、“肇事逃逸罪”三者并列的局面,使交通运输犯罪领域的刑事责任体系更加科学明晰。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今天的中国新媒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泡沫与泛滥中涅槃!由于各类资本的蜂拥而入,新媒体行业泡沫已经开始显现,当多如牛毛的所谓的新媒体开始无孔不入,泛滥成灾就成为一种必
为了筛选在山西省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小黑麦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
In this paper,an unsupervised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acquired on the same geographical area but at different time instances is pro
为明确立式深旋耕作(VRT)技术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农田温室气体(CO2和N2O)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设置立式深旋松覆膜种植马铃薯(VRT-P)、旋耕覆膜种植马铃薯(TT-P
小麦播种量作为多项栽培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调整群体结构和产量水平有重要作用.以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为研究材料,探讨75、150、225、300和375kg/hm2 5个播种量水平条件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
为探明影响再生稻稻米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以甬优4949、新两优223和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在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展开大田试验,对比分析2年3个再生稻品种的品质
针对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根系吸
明朝御史张瀚在任职初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讲了一则见闻。他说昨天乘轿进城风雨来袭,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轿夫怕弄脏鞋,择地而行,进城后泥泞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