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青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数字化艺术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秦青铜器以器型精美、造型独特、纹饰繁缛、铭文多样、制作精湛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及欣赏价值。由于周秦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多数待发现的时候已经破损严重,保护起来任务艰巨,传统保护青铜器的方法主要是对原物进行修复,制作仿制品,建立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宣扬青铜文化等。近年来我国极力推广周秦青铜文化,效果却差强人意。例如,为了弘扬青铜文化,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宝鸡开馆,由于时间、距离、经费等的限制,并非所有人都能有幸亲自目睹周秦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但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周秦青铜器的工艺生产方式、使用方式、传播传承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在网络上对周秦青铜器进行推广,不仅可以使青铜器免受在众人参观、科研人员端详的过程所可能产生的磨损,由于虚拟现实的互动性,赋予给用户的沉浸性和构想性,还可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丰富用户的体验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培养更多人对周秦青铜文化的兴趣。   本文对周秦青铜器造型、纹饰进行了学术化分类,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周秦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工艺生产方式、使用方式、传播传承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并介绍了如何建立虚拟青铜艺术动画场景。   (1)对周秦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以及纹饰进行了学术化分类,并基于几何图形的组合对周秦青铜器的形态特征进行归类。   (2)对周秦青铜器进行三维重构。鉴于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大多具有规律性、重复性与对称性,首先对模型区域进行了分割,再进行阵列,以减少三维重构的时间,并使数字模型更加精准。然后根据不同模型自身的结构,选用3dsmax或Rhinoceros快速创建青铜器物的铸件,即没有凹凸的纹饰部分。再用Photoshop截取文物照片上的纹饰与图样制作纹饰贴图与材质贴图,并且为使在虚拟现实互动的过程中能有更加真实的效果,再采用3dsmax或Rhinoceros等三维建模软件单独绘制青铜器物上的纹饰,并介绍了如何使用三维扫描仪提取和模型形态特征相关的数据。   (3)周秦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数字化展示。以块范法铸造周秦时期的鼎器物为例,使用3dsmax创建模型,3d默认渲染器结合插件vray渲染,然后将制作模胎,翻制阴模、阳模然后翻制外范,制作内芯、芯座以及浇铸和修整的过程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将该动画穿插进Dreamweaver中。   (4)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周秦青铜文化数字化平台。将三维重构好的模型群导入cult3d,使能通过点击鼠标的左右键以及鼠标滑轮来对青铜器模型进行旋转、缩放以及移动的控制,以此实现用户与周秦青铜器的互动,设置好后将其存储为Cult3d网络文件(*.co)的格式,并导入Dreamweaver中再编辑,最后以动态网页的形式表现。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漳州南音,古称御乐、管弦、南音、锦曲、大曲,近现代称南管。东山南音社“御乐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南音社之一。东山县铜陵镇铜兴村自古崇拜南音始祖-孟昶,每年通过特定的“
期刊
如今“UCD”与“用户研究”方兴未艾,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design,UCD)已成为当前设计界的主流观念,用户研究则是此观念在设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越来越多的网络设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似乎也要紧追不断攀升的GDP数字。我国的城镇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种要求集中体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