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2型(WH株)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原因,其它协同因素可增强疾病的严重程度。目前PCV2已呈全球分布,猪群感染率越来越高。至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试验表明,疫苗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我国还没有商业化的疫苗问世。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从临床发病猪中分离鉴定的增殖滴度高的猪圆环病毒2型WH株,进行了灭活苗的研究,为我国预防和控制该病奠定了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PCV2灭活苗的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WH株同步接种到PK-15细胞悬液中,细胞形成单层后,加入适量300mmol/L D-氨基葡萄糖,于37℃作用30min,弃去D-氨基葡萄糖,加入DMEM维持液继续培养48h,收获病毒,经0.3%甲醛灭活后与适量的美国埃索MARCOL52油佐剂,制备灭活苗并进行无菌检验及物理性状检验。2.PCV2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用含105.0TCID50、106.0TCID50和107.0TCID50等不同抗原含量的疫苗进行猪体免疫和攻毒保护性试验,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攻毒后体温变化、临床表现、病毒血症及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等指标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将最小免疫量的灭活苗按1、2、3ml免疫猪,按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①107.0TCID50组免疫猪三周后,ELISA抗体水平达到最高,5头猪全达到1:80,其中3头猪达到1:160,2头达到1:320,而105.0TCID50和106.0TCID50抗原含量的灭活苗免疫猪后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②最小免疫量的灭活苗1ml、2ml、3ml免疫猪均能产生较好的ELISA抗体,但2ml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各组。③免疫四周后攻毒,对照组体温高于免疫组,病毒血症检测及病毒DNA在组织中的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有效降低猪体的带毒,但是107.0TCID50抗原含量的灭活苗2ml组效果最佳。3.PCV2灭活苗免疫效力试验用灭活苗2ml免疫猪群,于免疫后1、2、3、4周分别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通过攻毒后体温变化、临床表现、病毒血症及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等指标对疫苗免疫不同时间的效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免疫一周和两周后攻毒,免疫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基本没有差异;免疫三周和四周后攻毒,免疫组均只有两头出现病毒血症及解剖组织检测到病毒,但对照组每头都检测到病毒血症及解剖组织检测到病毒。说明该疫苗免疫三周后可以对猪坚强保护。4.PCV2灭活苗安全性试验用单倍剂量和双倍剂量灭活苗免疫仔猪,测定免疫前后的体温,观察猪群的采食情况,触摸局部,有无肿块。免疫后28天,每组解剖2头猪,观察疫苗的吸收状况。结果,免疫前后猪群没有体温升高的现象,采食和精神正常,注射部位未见肿块出现。解剖后,注射部位也未见有白色油乳剂样物质存在。说明单倍和2倍剂量接种后对猪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新的破产法迟迟未能出台,新的相关司法解释却于不久前颁布.文章从10个方面对新旧司法解释作了简要概括的比较,指出其中的变化与不足,希望对于增进人们认识和理解新司法解释能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以及MIMO多天线发送和接收结构,以满足高传输速率、高系统业务容量的要求,这就对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改进工艺,具有占地小、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方式灵活、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脱氮除磷效果
<正> 肝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之一是纹沼螺,为了寻找经济简便的生物防制纹沼螺的手段,我们观察了家鸭吞食纹沼螺的情况,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纹沼螺的辨认:按刘月英等,淡水软体
期刊
上芒岗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系怒江大断裂西南段,龙陵一瑞丽大断裂(F1)南东盘,上芒岗次级断裂(F4)之中。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沙子坡组(P1s)和中侏罗统勐嘎组(J2m)。矿床以强烈的粘
兔疥螨病是家兔常见的多发性寄生虫病,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能引起病兔发生剧痒及各种类型的皮炎,严重影响家兔的生长发育,降低皮毛质量,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给养兔业造成巨
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轧辊失效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轧辊使用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在黄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上游河道曾发育多个古湖,古湖的演化历史记录了区域气候、构造之间的变动,同时与黄河的演变密切相关。本论文选取黄河上游河套盆地作为研究区,
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处理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是恒古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调整。在英、法、日等
运用示踪试验来探查地下水的补排条件及相互转化关系已有许多成功实例。六盘山东麓地区位于两大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与白垩系地下水的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