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的课堂志研究——以重庆市西藏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先辈经过千百年不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结晶。它是藏族这一民族群体共同认同,经过代代相传得以保留,至今仍为藏民族所共同遵循的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的总和,是藏民族赖以生成和延续的灵魂。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又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所以语言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逐步构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民族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空间里,不同民族、地域内创造出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地域人民的独特创造力,充分展示了其不同民族性和特色性,也深深地打上了不同历史文化的烙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藏民族创造的神秘、璀璨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多样性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疏离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民族学校语言教学成败。内地西藏班(校)在语言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脱离了自然的语言母体环境,而存在另一个母体语言环境中,如不有针对性的发展三语教育,就会大大的增加藏族学生对三语学习的困难,甚至造成对藏语文认同感的缺失,更甚者造成藏族传统文化的濒临灭绝。藏族学生在学习主流语言文化的同时,得不到内地西藏班(校)正确的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就会导致藏族学生忽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学习,这样对民族教育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如何寻找到既能让藏族学生在学习主流语言文化的同时,又能很好的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这个切合点就着落在藏汉英的三语教育之上。内地曲藏班(校)在三语教育的问题研究得以凸显。   本研究以内地曲藏班(校)较有影响力的重庆西藏中学藏汉英三语教育为个案,在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长时间的深入重庆西藏中学开展课堂志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藏汉英三语教育的课堂进行全程“深描”,以形象直观的镜头呈现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对课堂实况给予透视。   基于课堂志研究的理论思考,本研究形成以下观点:首先,语言的学习要结合其背后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结合藏汉英三语赋予文化内涵,结合藏族的学生的文化背景达到很好的教学目标,同时,使藏族学生在内地语言教育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要加大藏语言文化的学习力度。其次,要深刻的解决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藏族学生内地受教育良性发展。最后,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冲突与融合,更迫切的需要三语教育的推动。一言以蔽之,藏汉英三语教育既要注重工具性的教育义要注重文化功能的教育,不可顾此失彼。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无缺陷板材,包钢新体系主要定位为高端汽车板和管线钢,本文重点分析了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清理,对包钢新体系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With the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已经开始运行起来,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和发展将为学校体育的田径教学带来新的思想。田径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文化中是占据着主要部分的,它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
<正>2016年1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rn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 58号),创新监察执法方式,提高监察执法效能,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监管
期刊
古人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管是已经过去三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就在眼前的日本大地震,每面临一次灾难,我们都深感生命的脆弱,也更深刻的领悟生命的珍贵。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
初中化学新课改内容对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课改的实施走向与效果。针对现存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