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烷磺酸对翡翠贻贝和真鲷抗氧化系统、基因表达以及组织损伤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可引起多个层面的毒性效应。由于PFOS的理化学性质,它已被各国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但在环境中的PFOS对野生生物与人类仍有潜在的威胁,所以PFOS对各种生物的毒性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PFOS对翡翠贻贝和真鲷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SOD、CAT、POD、GSH、MDA、 GST),基因表达(CYP1A1、AHR2、 GSTA1、GSTA2、GSTR1)的影响,利用组织切片观察PFOS对真鲷鳃与肝脏组织的损伤情况。通过PFOS曝露及净水释放条件下受试生物毒理学指标的变化,研究PFOS对受试生物的毒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FOS对翡翠贻贝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68.3mg/L。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设置慢性实验的曝露浓度为1、2、4、8mg/L四个浓度组。在PFOS胁迫阶段,1mg/L浓度组外套膜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内脏团SOD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PFOS浓度高于1mg/L时,外套膜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内脏团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FOS胁迫对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中GSH含量均有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PFOS胁迫15d后各浓度组GSH含量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翡翠贻贝外套膜MDA含量受PFOS胁迫后显著性升高(p<0.05),内脏团MDA含量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净水释放阶段,翡翠贻贝2组织中SOD活性在释放7d后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SH含量和MDA含量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PFOS溶液曝露能够引起翡翠贻贝外套膜和内脏团氧化胁迫,但这种损伤的效果不明显,释放短时间后即可自我恢复。2.PFOS对真鲷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22.56mg/L。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设置慢性毒性曝露浓度为0.1、1.0、2.0mg/L。在PFOS胁迫阶段,鳃组织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1d时低浓度组的诱导率为12.14%,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均处于抑制水平,在15d时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抑制率分别为16.01%和14.86%;肝脏中SOD活性在胁迫结束时表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SOD活性随着PFO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组的诱导率为55.10%,中高两个浓度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6.80%和53.76%。鳃组织中的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没有显著的剂量效应;低浓度组的CAT活性在1d、3d、15d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高63.98%、低8.14%、高62.32%;肝脏中CAT活性出现显著的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在中高浓度组中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低浓度组在整个胁迫期处于诱导水平。在鳃组织中POD活性的变换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中间浓度组2d、7d、15d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34.02%、上升30.64%、上升55.99%;在肝脏中POD活性出现显著的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中高浓度组先上升后下降,低浓度组一直处于诱导状态,POD活性随着曝毒时间的延长和PFOS浓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在7d时低中高三个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51.75%、下降17.61%、下降42.37%。鳃组织中GSH含量呈现出波型的变化趋势,在胁迫结束时,出现整体的诱导效果,其中低浓度的诱导率为75.46%;在肝脏中则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胁迫结束时各浓度组肝脏中GSH含量随PFOS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鳃与肝脏中GST活性与GSH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2组织中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均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PFOS的胁迫下2组织受到了严重的氧化损伤。在净水恢复期鳃组织中有1个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肝脏中有4个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肝脏组织的恢复速度快于鳃组织;而且SOD在两个组织中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SOD比其他指标更为灵敏的指示出外界环境的变化。3.真鲷在0.1、1.0、2.0mg/L PFOS胁迫下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均出现病变,且病变的程度随着浓度和曝露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在PFOS胁迫7d时,在低浓度组鳃丝出现顶端水肿,中浓度组出现鳃丝上皮脱落,高浓度组出现严重的鳃丝融合,在胁迫15d时,高浓度组出现严重的鳃丝融合,整条鳃丝鳃小片严重受损。肝脏组织在7d时,低浓度组出现大量的细胞质空泡和脂肪滴空泡,随着曝毒时间的延长,在15d时组织细胞出现变形,此时高浓度组出现组织空泡,肝脏受到严重的组织损伤。4.真鲷肝脏中CYP1A1、AHR2、GSTA1、GSTA2与GSTR1基因的表达量在0.1、1.0、2.0mg/L PFOS胁迫下均有显著性的变化。其中CYP1A1、AHR2与GSTA1基因的表达量受PFOS胁迫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在胁迫结束时3个浓度组均处于抑制状态,但是受到的抑制水平还有差异,在胁迫15d时低浓度组中3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67、0.93、0.72倍。GSTA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剂量效应表现不明显,低浓度组2d与15d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3.60与1.14倍。GSTR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高浓度组在1d、2d、15d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8、0.66、1.74倍。在净水恢复阶段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仍有显著性差异,说明PFOS的毒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重于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其他文献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一些差异性特征,因此两个阶段教育的衔接工作对于孩子的智力、心理、身体发展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的幼小衔接工作中依然
目的:为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了1997 年5 月~1999 年5 月收治的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结果: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帮助医生取得
本文选择长白山北坡林线为研究区,以实地测量得到的温度为数据源,采用常规数理统计,趋势线方程拟和等方法对林线积雪覆盖下日均温变动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积雪覆盖下长白
中国历来是一个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传统主要是从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严厉,学生对老师要绝对服从的角度来理解的,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教师的尊贵与庄严,进而使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电力体制急需改革,文章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政府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要论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实践创业的重要形式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尝试和关注。创业过程充满变数,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不可忽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
科技与管理人才已成为地区和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影响科技与管理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学者们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企业和科管人才在
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石漠化的分布、成因和防治。特别是,随着3S及其集成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大量使用,使石漠化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