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透平能量转换特性及叶片厚度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做到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液力透平作为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得到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如效率低、稳定性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泵反转作液力透平的外特性换算关系、力特性以及如何提高效率等方面。本文尝试利用数值方法针对液力透平叶轮内的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液力透平叶轮内部能量发展变化的过程给出了初步理论的解释。同时,在分析了能量转换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叶片的厚度分布规律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能量转换特性分析,得到了透平叶片厚度变化对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和定性解释。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在稳态模式下,针对液力透平的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叶片中间流线监测点的方法,并通过提取监测点上的参数值来完成能量转换特性的分析。研究表明:流体介质对液力透平叶轮的主要做功区域分布在叶片中间段位置,在叶片中间流线至后盖板流线区域做功较多,进口段做功较少,而出口段几乎不做功。液力透平叶片载荷从进口至出口逐渐减小,在最优工况下,作用于叶片上的净载荷沿叶片径向位置呈一条上凸的抛物线形分布。随着流量的增加,液力透平叶轮内的压头逐渐增大,势压头系数越大,叶轮的效率越高;动压头系数越大,叶轮内的能量损失越大。在液力透平内流场中,小流量工况时,相对速度从叶片进口至出口先缓慢减小后增大,流量增大至最优工况以上时,相对速度从叶片进口至出口呈缓慢增大分布;叶片工作面上的相对速度要比背面的相对速度大。  针对液力透平叶片厚度变化规律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给定的三种不同叶片厚度分布规律设计了液力透平叶轮,并进行了稳态求解。研究表明:液力透平叶轮叶片厚度的变化对外特性有较大影响。在最大叶片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在小流量至最优工况流量之间,叶片进、出口厚度相对较薄的液力透平的叶轮效率要高于叶片进、出口厚度较厚时的情况。在最优工况附近,具有翼型结构叶片厚度分布规律的液力透平有更为均匀的流场分布。液力透平叶片进、出口厚度较薄时,流体介质作用在叶片上的净载荷较大,从而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在液力透平的力特性方面,叶片进、出口厚度较厚时的叶轮径向力比叶片进、出口厚度较薄时的叶轮径向力相对较小;径向力合力的方向与隔舌的夹角在大流量工况时为一个沿叶轮转向逆向的钝角,在小流量工况时为一沿叶轮转向正向的锐角。
其他文献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高温下梁柱端板式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相关的研究成果.针对三类常用的端板连接形式:外伸式端板、齐平式端板以及内缩式端板连接进行了细致讨论.同时,从试验研究
随着核能的开发,核电站工作系统中的零部件开始迅速发展,其中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核主泵)是核反应堆中重要的旋转部件之一,被称为核反应堆的“心脏”,其安全级别也是最高的核安全
燃煤锅炉配置烟气脱硫装置仍是目前降低SO_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阶段各成熟的方法(干式或湿式的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吸收剂喷射法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从而影响到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开发能同时控制SO_2与NO_x污染的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尽管国外对CuO/γ-Al_2O_3脱硫脱硝研究工作已经较为成熟,但距其商业化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而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
学位
本文以城轨空调客车为研究对象,以FLUENT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客室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研究。在合理的简化条件下,取模型的1/2作为计算区域。应用有限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
学位
圆筒是构成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最基本元件。在使用R6方法的压力容器和管道结构完整性评估过程中,含缺陷圆筒的极限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输入参量。目前,复合载荷作用下含周向缺陷
背景:自主神经系统(ANS)在心血管的生理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ANS失衡可能使心血管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心电图间期信号和动脉血压信号受自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