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的整合调控机制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闽东南等地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区。在这里,城乡空间高度交织,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区域经济交流和联系日益显著,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的要求日益广泛和深刻。但与此同时,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的冲突和矛盾也在加剧。在资源环境、区域竞争等的多重压力之下,地区大战、市场封锁、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等等接踵而至,成为制约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桎梏。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加剧、区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市场机制不成熟,行政体制不完善,使得区域协调问题表现出更加错综复杂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笔者采取多学科的综合视角和分析方法去研究,突破以往单纯“自由市场”以及“行政指令”的方式,通过对区域协调机制的研究,建构城镇密集区整合调控规划框架,达到区域利益共享、互补强化,引导区域优化整合的目的。 首先,本文从我国区域发展矛盾冲突的问题出发,从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和行政体制等阐述了现实中的困境。其后,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区域协调问题的实质、诱因及约束,并从体制和制度要素出发,针对我国现实背景分析了区域发展中矛盾冲突加剧的原因,认为体制性和制度性矛盾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冲突加剧的原因,“地方化利益”、“行政区经济”、宏观调控职能缺位是主要影响因素。现行的行政设置和法制建设滞后也构成了现有调控手段的制约。因此,认为健全区域协调机制的目标是强化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的调控能力,弥补市场缺陷,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来降低区域合作的交易成本。第三,通过对我国城镇密集地区现行的主要协调方式及特点分析,对现有协调手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现行的区域协调手段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区域协调的调控机制的基本思路,其目的在于消除城市间外部性,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强化地区协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解区域矛盾、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并进一步构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整合规划框架,从经济空间、物质空间、权利空间三个维度,相应的提出了经济整合、空间管制和利益机制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消除行政壁垒,弱化行政约束,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优化整合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用地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完善市场机制,保障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建立城市竞争合作博弈模型,推动城市合作,实现利益评判与分配,推进制度创新。最后,本文通过度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对前面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选定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变性土、普通薄层土地表裂隙作为研究对象。干热河谷土壤粘粒含量高,膨胀收缩性强烈,其退化坡地旱季土壤严重干裂,在土体形成深层裂隙,增大了土
不同时空尺度蒸散过程的研究是生态-水文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的重要切入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分布面积约10.8万hm2,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涵养水源
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人才资源也逐渐成为了该行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如何培养传媒业的核心人才,做好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已是目前传媒业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针对传媒业中
江泽民总书记一贯重视抓落实,他多次告诫全党,要“落实,落实,再落实”。最近,他在黑龙江、吉林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指出:“狠抓落实,要作为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各级干部务必
尺度问题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分形在地理学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本文针对喀斯特脆弱生态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进展和需求,选择喀斯特脆弱区的典型流域贵州省
随着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随之而来的土地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在环境脆弱地区,区域性“贫困——掠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公认的事实,且成为了国际热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气候变暖加剧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冰川消融和冻土退化,已经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高山植被具有良好的适应机制并保持有敏感的生命形式,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作为全球气候变
学位
江苏省泗洪县孙园镇的梁圩、孙楼两个村,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相差不大,同在一个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下,然而在被称为当前农村工作第一难、事关农村稳定的“三提五统”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