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制约。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预计我国每年将需要2-4万亿元的资金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而仅靠公共资金只能满足15%的需求,相关资金缺口只能依靠社会资本补充。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相关政策导向。由此,发展绿色金融,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匡助低碳、可循环的绿色产业振兴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作为创新型绿色融资工具,绿色资产证券化可以起到盘活存量资产的作用,非常适合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绿色相关产业,将为绿色金融的实施注入新鲜动力。在此背景下,监管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绿色资产证券化发行与运作的政策指导意见,各地方政府也积极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发行主体与中介机构参与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绿色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不但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实践与创新探索,金风科技此次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是呼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实行的积极探究,具有创新性和典型性。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动因出发,结合其发行后的效果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验证绿色资产证券化在融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评价得失,另一方面案例作为上交所首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一些实务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和有益措施能够为其他试图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的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沿用共生理论的主流研究框架对此次发行的动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金风科技与政府的共生关系,金风科技选择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的动因不仅仅是出于自身补充资金、寻求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隐性的政治激励和监管部门出台优待政策的制度激励推动。接着,参考ESG投资理念从发行企业、环境、社会三方面展开效果分析,发现在金风科技自身效益方面,绿色资产证券化能为企业带来正市场效应、帮助企业实现较低成本的融资、发挥利息税盾抵税作用以及塑造良好绿色声誉;在环境效益方面,体现在作为本次发行基础资产的五座风电场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传统高污染发电的替代所减少的污染物排放;社会效益方面,主要表现为助力我国金融市场完善、规范企业绿色经营。本次发行作为上交所首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既顺应国家关于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有利于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又满足了金风科技自身资金需求,还对整个共生环境,主要是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兼具环境利好和金融利好,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充分体现了共生的思想。综合以上对绿色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企业发行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建议,包括绿色企业应利用政策优势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后应充分发挥绿色声誉效益、积极采用双认证的绿色项目评估认证方式,但同时也要注意针对绿色项目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风险。希望能够促进国内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由被动转向主动,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