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依儿童救助的家庭寄养方式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脆弱性及不成熟性,需要成人社会为其提供特殊的照料。一般儿童照料的责任由家庭来承担,根据相关研究也表明家庭生活对儿童最初的情感体验、认知、表达等多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由于家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部分家庭会出现功能失灵,使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弃儿。家庭功能失灵下的儿童的照料问题自古存在。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强调家庭、家族、宗族的互助责任,而不强调国家对个人的责任,因此在失去原始家庭照顾的儿童问题上,家族与宗族主要承担了弥补原始家庭功能失灵的义务。建国以后,社会的主旋律强调集体主义,国家承担了所有国民的“家长”责任。在这部分儿童照顾上国家采取了院舍化的集体供养,这种集中供养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现实国情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儿童福利的发展,社会不仅仅关注这部分儿童的生存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这部分儿童的发展问题。在集中供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无法体验家庭生活,普遍表现出了无法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缺乏个性的特征。领养是为这部分儿童提供照顾的最好的途径,但儿童福利院中的儿童大部分是残疾儿童,残疾的儿童在被领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不能被领养的情况下,通过家庭寄养让这部分儿童也能拥有家庭生活成为满足儿童对家庭需要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反院舍化浪潮下,家庭寄养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家庭寄养的原理是: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在儿童的原始家庭功能失灵的情况下,要为儿童匹配一个家庭来为儿童提供家庭照顾。  在本文中首先对家庭寄养的历史起源与现代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我国目前家庭寄养的政策实践与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第三对我国家庭寄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完善家庭寄养的对策。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家庭寄养是失依儿童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救助方式与传统的机构救助模式相比能够为失依儿童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家庭寄养在现实运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本文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有如下两点建议:一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推广家庭寄养的条件,适宜推广类家庭养育方式;二是以建立多方合作型家庭寄养为对策来完善家庭寄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管理经济建设运行的一部分,与公共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成立以来,围绕地方经济中心工作,通过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
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一书中提到过“电子信息有一个特征,起着反商品化的作用,新科技使得信息再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马克·波斯特并没有将这一话题进一步展开,仅仅是一带而过,实际上,研究电子信息反商品化是研究数字时代信息产业的必经之路,同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一样,电子信息反商品化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催化剂。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界定了商品化与反商品化
目的探讨临床上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HH)在偏振光皮肤镜(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下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7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
主要研究了基于模式识别的分布式光纤光学传感器的抗干扰控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光信号模型及扰动(包括人为入侵与风扰动)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得到在实际应用环境下
企业年金计划主要可分为待遇确定型(DB)和缴费确定型(DC),二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DB型计划下,雇员待遇是确定的,风险完全由雇主承担,而DC型计划下,缴费是确定的,待遇取决于雇员工作
公共住房政策是我国当前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的公共住房政策主要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住房公积金。这些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大量的中低收入家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政府采购制度形成于18世纪,最早可追溯到1761年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法》,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于这种制度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