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互感器在隔离开关操作时的辐射干扰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需要,电子式互感器渐渐在电力系统状态监测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它取代了传统式互感器,弥补了传统互感器磁饱和、体积大、绝缘困难等缺点。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含有易受电磁干扰的电子元器件以及身处电磁环境相当复杂的变电站中,在实际运行中,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提高电子式互感器在电力监测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的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电磁兼容的问题包括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方面。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辐射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大多是对电子式互感器的静态电场方面做了研究。而且,电子式互感器受到的干扰源的种类繁多,如隔离开关开合闸引起的高频瞬态信号、雷电、短路故障、静电放电等,因此,还需要对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辐射方面做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隔离开关合闸时产生的高频瞬态电流信号对电子式互感器辐射方面的影响,着重研究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磁场分布情况。首先是在ATP中仿真出隔离开关合闸时的暂态电流信号,然后利用Auto CAD建立系统模型(电子式互感器的类型取100KVSF6电流互感器),再将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磁场分析计算,最后得到电子式互感器系统的磁场分布情况。与此同时,利用相同的系统模型,仿真了电子式互感器在正常运行时,即不受隔离开关开合产生的干扰信号影响的情况下的磁场分布状况。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完毕后,根据软件的计算值以及理论值验证了计算结果,并对两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作了比较,得到电子式互感器磁场强度最强的地方为一次导电杆附近,磁场强度最弱的地方为底座上的钢板与三角铝座的交面处,同时受隔离开关开合闸产生的干扰信号的磁场强度最大值较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磁场强度最大值大三个级数,因此,干扰信号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影响是很大的。
其他文献
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平均功率的太赫兹波源,光学谐振腔是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FEL)的关键设备之一,光腔调节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太赫兹F
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BDFM)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新式的交流特种电机,由于其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优良工作性能,特别是在大功率变频控制系统中应用前景相当广泛。BDFM与普通交流电机不同,它是由两台级联式绕线异步电机发展而来,其定子由两套绕组组成,一是功率绕组,另一是控制绕组。由两组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在转子中间接耦合,并且通过调节控制绕组的频率来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已经完全突破了单一的地理模式。同时,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各大企业必须把产品和服务带到消费者的身边,所以相当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增建发电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求电源规划必须满足增加的负载需求,输电规划必须以高效且经济的方式将电能传输到负载中心。在电源规划中土地成本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来说,靠近负载中心地区的土地成本高,然而远离负载中心的情况下输电线路成本高。本文提出的电源规划模型,充分考虑了土地,发电厂和输电线路的资本成本。还包括所有现有和新建发电厂的经营成本以及输电线路损耗等因素。本文选用MATLA
单相配电技术是一种损耗低、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的配电技术,国家积极开展该技术在配网中的研究。但是,行业内未对单相配电技术出台详细的标准与规范来支撑该系统的全面推广,因此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使用。本次研究是介绍了单相配电系统的概念、系统接线方式、系统优缺点,明确了单相配电系统的适用范围。同时结合中国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符合国内实际的单相配电系统模式,并对所需设备的选型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两种适用
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于单回输电线路,具有杆塔高,结构紧凑等特点。其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增加,对输电线路降低雷击跳闸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对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