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是中国改革开放36年来的时代产物,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兴的、特殊的、重要的群体。一方面,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且离不开这个群体,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现实,冲击着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更好生存的需求,他们干着辛苦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子女诸多方面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都关乎子女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底子薄,欠账多,教育资源不足,而城镇化率的不断加快提高,使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城市必须增加教育资源,以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再加上长期以来教育的惯常性思维、户籍制度等因素,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公平性、公开性、适应性、融合性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涉及“民生”的问题若不尽快解决,不仅直接关系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且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本文以公办学校——贵阳市第二十三中学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学习适应、心理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政策、制度层面、教育管理层面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新形势下的分析,并结合贵阳二十三中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该校所做的有益尝试,提出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较为具体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