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健脑安神”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测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探讨“健脑安神”针法的组穴规律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健脑安神”针刺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施术部位,针刺腧穴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选取华佗牌32号1.5寸针灸针,百会穴向后平刺0.5~0.8寸、强间穴向脑户穴透刺1.5寸、玉枕穴沿经向下透刺0.3~0.5寸、风池穴向鼻尖方向针刺0.8~1.2寸、风府穴向下颌方向针刺0.5~1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1寸,安眠穴直刺0.5~1寸,进针后以得气为度,不进行补泻操作。同时加电针刺激:共3组,即玉枕穴(双侧)一组,风池穴和安眠穴(均同侧)电针各一组,连续波波型,频率2Hz,留针30分钟。以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逢周日休息。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疗程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失眠患者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以评价疗效。最后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健脑安神”针法临床疗效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及评价第1疗程后与第2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失眠患者中第1疗程结束后:痊愈4例(11.11%),显效24例(66.67%),有效5例(13.89%),无效3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第2疗程结束后失眠患者中:痊愈27例(75%),显效5例(13.89%),有效3例(8.33%),无效1例(2.78%),总有效率为97.22%。 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评分 第1、2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经配对t检验,PSQI总分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与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差值的95%可信区间均不包含0,且P值<0.05,表明全部指数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2个疗程后较治疗前的差异均为显著性。 ⑨血清中IL-6、TNF-α数值变化 从均数来看,治疗后IL-6较治疗前下降,TNF-α较治疗前上升。提示健脑安神针刺治疗后失眠患者血清IL-6显著降低,血清TNF-α显著升高。配对t检验,IL-6的均值治疗前高于治疗后,TNF-α的均值治疗前低于治疗后。治疗前后IL-6、TNF-α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不包含0,且P值<0.05,表明其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结论: ①“健脑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疗效良好,且与疗程呈正相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方面,2个疗程疗效相比1个疗程疗效更加显著。 ②血清中IL-6、TNF-α浓度变化能够同步反映机体的睡眠状况,“健脑安神”针法取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之有关。因此,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对判断失眠的病情进展、转归和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③“健脑安神”针法取督脉腧穴以健脑安神,阴跷、阳跷脉交会穴燮理阴阳,安眠穴安眠,共奏安神助眠之效。通过腧穴局部刺激对失眠病患大脑皮层、神经功能进行适度调节,辅以电针的镇静、抑制作用,以及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升高、IL-6水平降低,从而对失眠病人的睡眠进行良性的调整,不断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