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合理、科学的培养模式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优质水平的保证,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职教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解决技术问题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即必须具备技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沿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建构,忽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忽视对教师能力的培养,导致难以培养出中等职业教育所需的专业课教师。因此,必须变革这种传统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三性融合”培养模式是根据理实一体化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能力本位理论所构建的,其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方面都体现了“技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的三性融合的培养思想,较符合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规律。然而当前的培养模式正是缺少了融合要素。对当前职技高师培养模式的调查,并结合对中职学校校长、专业课教师、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职教师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三性融合”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三性融合”培养模式下培养目标要更具有明显的“师范性”、“职业性”和“技术性”;课程结构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能较好的对师范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训练;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方面的优化与改革也是为了促进课程层面的三性融合;最后,课程评价的优化主要凸显其促进理实一体化导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