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以性别与性格类型为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环境,而课堂效率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者性格和性格特征会影响课堂互动及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近二十年来,很多研究都致力于研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只有少数关注了课堂上的个体差异。而对中国高中生的课堂表现的研究相当匮乏。 该研究旨在发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以及其课堂表现和成绩的关系。数据来自对山东省一所高中的22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课堂表现存在很大差异。女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男生的成绩,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此外,还发现课堂表现的很多方面都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而课堂上的口头参与和学习取向对成绩有预测意义。 通过上述发现,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对学生而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机会,并向同学求助,要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特征,寻找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对老师而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轻松的课堂环境。论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的不足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个体差异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均做过大量关于学习者因素的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探讨各种学习者因素和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记录,是中国文化传世经典。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
短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往往被世人所忽略,殊不知此类文学作品更能彰显作家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更能体现文字的张力。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对人性深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以及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她是美国诗歌传统写法的继承者和超越者,其诗歌用
近年来,观念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综合思维建构,是构成民族观念域和世界图景的成素。通过观念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心智特
本研究主要基于真实语料,以认知语法为框架,建构了存现句的研究模型——基于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探讨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认知动因、句法关系、论元结构、体貌意义、主观性和语篇功
布赖恩·卡斯特罗是当代文学界最耀眼的一颗新星。作为一名华裔澳大利亚作家,中国背景支撑起了他的多部作品。这位族裔散居作家的作品中饱含后现代主义特征,《中国之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