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输电线电压等级不断升高,输电线路周围空间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也不断增大,且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架设于人口稠密区,更多公众暴露于输电线产生的工频电场环境中,输电线下工频电场的健康影响备受公众关注。为研究工频电场对受体血液学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外周血象较为稳定的ICR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开展35 kV/m和40 kV/m工频电场暴露实验,两种暴露强度下分别在暴露7d、14d、21d、35d、49d和暴露7d、21d、35d对小鼠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血液学指标及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肝脏、肾脏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测定,分别在暴露25d、52d和暴露40d对小鼠肝脏、肾脏病理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35 kV/m工频电场暴露21d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上升,暴露25d小鼠肝脏出现局部脂肪变性,但暴露更长时间两者均恢复正常,表明35kV/m工频电场暴露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是可逆的,机体可通过自我适应得到恢复。40 kV/m工频电场暴露可引起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上升,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表明肝脏功能特别是脂质代谢功能受到损伤。此外,40 kV/m工频电场暴露可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上升,表明肝脏膜细胞通透性受到损伤。分析表明40kV/m工频电场对肝脏的损伤可能是肝脏氧化还原平衡遭到破坏所致。工频电场对肝脏影响具有强度-效应关系。工频电场短期暴露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上升,更长时间暴露后恢复正常,表明工频电场会对肾脏,特别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造成影响,但这一影响是可逆的。结果分析表明,工频电场对肝脏和肾脏的影响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是肝脏相比肾脏含有更丰富的线粒体,而电场暴露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上升,使氧气(02)更多地被氧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因此,电场暴露下肝脏内O2-·含量比肾脏内高,更易使肝脏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失调,导致肝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