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27、HSP70定量分析及与非特异性肿瘤免疫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HSP70、HSP27与肿瘤关系较为密切。研究发现HSPs在多种肿瘤细胞表达增强,与肿瘤细胞凋亡和肿瘤免疫等方面相关。除在肿瘤细胞和组织中检测到HSP高表达外,在细胞外空间和循环血液中也可检测到HSP,细胞外HSP(extracellular HSP,eHSP),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发挥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并在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细胞内的HSP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介导抗凋亡通路活化和抑制促凋亡通路而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促进HSP的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凋亡;eHSP参与机体的肿瘤免疫调节,能够打破肿瘤免疫耐受,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外HSP70能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合成和释放促炎因子,并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国外有文献报道采用免疫组化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胃结肠癌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中HSP70抗体水平,研究发现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或结肠癌或正常健康人,认为HSP70抗体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癌症的标志物,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指导癌症的治疗。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河北省是中国的食管癌高发区,个别地区年平均死亡率高达303.37/10万,位居世界首位,其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但是,HSP27、HSP70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NK细胞和DC浸润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甚少,本课题拟采用双抗体夹心定量ELISA检测法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分别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NK细胞和DC的浸润情况,研究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的浓度与NK细胞和DC浸润情况的关系,以期了解HSP27和HSP70在食管鳞癌发展过程中与非特异性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1选取2009年5月至2009年8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收入院的31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61岁;未行放化疗,无合并症,无发热。选取经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结果健康的20例体检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2实验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热休克蛋白的浓度,在波长450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OD值,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直接读取HSP的浓度。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对食管鳞癌组织中NK细胞和DC的浸润情况进行检测,阴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结果:1食管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的比较卡方检验结果示两组之间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两组之间在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清中HSP27、70浓度(ng/ml)之间的比较统计分析结果示食管鳞癌患者组血清中HSP27浓度的最大值为9.96988,最小值为2.09891,中位数为3.69993;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SP27浓度的最大值为3.83198,最小值为1.20591,中位数为2.22345;食管鳞癌患者组血清中HSP70浓度的最大值为6.31761,最小值为1.26516,中位数为1.87215;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SP70浓度的最大值为1.94051,最小值为1.00988,中位数为1.44268;食管鳞癌患者组血清中HSP27、70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血清中HSP27、70浓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27、70浓度高低与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根据HSP浓度数值的集中分布趋势分为高、低浓度组,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HSP27高浓度组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低浓度组17例(男性9例,女性8例);HSP70高浓度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低浓度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3.1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27高、低浓度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秩和检验分析结果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27高、低浓度组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关系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1)秩和检验分析结果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关系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秩和检验分析结果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肿瘤长度和肿瘤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不同肿瘤长度的比较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在肿瘤长度≤3cm组和3~5cm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长度≤3cm组和≥5cm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长度3~5cm组和≥5cm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肿瘤病理分期的比较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在Ⅰ期和Ⅱ期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和Ⅲ期、Ⅱ期和Ⅲ期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与相应组织中NK细胞和DC浸润的关系秩相关分析结果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与相应组织中NK细胞和DC的浸润情况无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食管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HSP27、70浓度高低与性别、年龄无关。2食管鳞癌组和健康对照血清中HSP27、70浓度之间均存在差异,且食管鳞癌组血清中HSP27、70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随着食管鳞癌的进展HSP27、70释放入血的量逐渐增加。3根据HSP浓度数值的集中分布情况分为高、低浓度组,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SP27高、低浓度组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病理特征无关,提示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HSP27释放入血的量无影响。血清中HSP70高、低浓度组与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病理特征无关,与肿瘤长度和肿瘤病理分期相关,提示肿瘤长度和肿瘤病理分期影响HSP70释放入血的量。随着食管鳞癌的进展HSP70释放入血的量逐渐增加,以肿瘤长度和病理分期方面为著。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与相应组织中NK细胞和DC浸润情况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食管鳞癌血清中HSP27、70的浓度与以NK细胞和DC为主要效应细胞的天然免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IGF-1R)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表面,与肿瘤细胞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也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对IGF-1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发生、
<正>毒根斑鸠菊(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又名过山龙,惊凤红,虎三头,大木菊等,为菊科管状花亚科斑鸠菊族斑鸠菊属植物。产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四川、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
会议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心理成长历程的分析,探讨并阐述了青年在战争中成长,获得男子气概的问题。
目的 总结过去 5年间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合并的癌肿和其它病变外科治疗的经验和问题 ,探讨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 2 0 36例结节性甲
针对当前防洪抢险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本文通过结合实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问题
<正>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手术和眼穿孔伤等血眼屏障破坏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把歌曲引入英语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情景中习得语言,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发展多元智能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related protein 1,IGFBP-rP1)基因表达后,观察鼻咽癌细胞系CNE1
<正>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以60年来(1950—2009年)黄河中游7条主要支流(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及支流最终汇入黄河的控制水文站———潼关站逐年的水沙资料为依据,分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