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通孔铜层化学机械抛光去除速率与表面质量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通孔(TSV)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集成电路兼容性和互连密度,使芯片的堆叠不再局限于面板级别,实现了2.5D/3D互连。但是相较于铜大马士革布线工艺,硅通孔铜镀层厚度可达到十几微米,需要更快的平坦化技术。研究硅通孔正面化学机械抛光(CMP)高速去除铜覆盖层、有效抑制碟形坑的生成以及表面质量的改善,是后续获得合格芯片的关键。本论文对碱性TSV铜层抛光液进行研究,主要目标是实现TSV铜层的高去除速率和低表面粗糙度。下面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了磨料、H2O2和络合剂对铜抛光去除速率的影响。首先,对磨料混合比例和浓度进行探究,得出直径40 nm、60 nm、80 nm的磨料混合比例为1:3:2且总浓度为6 wt%时,铜去除速率、表面粗糙度和Cu/Ta/TEOS的速率选择比最合适。其次,研究H2O2-甘氨酸体系对铜的络合能力,得出H2O2和甘氨酸含量对铜去除速率的影响,分别确定了铜去除速率最高和Cu/Ta/TEOS速率选择比最佳的浓度配比;研究了柠檬酸铵作为辅助络合剂对H2O2-甘氨酸体系络合能力的促进效果,得到的抛光液配比为:0.5 wt%H2O2+5 wt%甘氨酸+2.5 wt%柠檬酸铵,该条件下,铜的去除速率能达到8.6μm/min。2.研究了缓蚀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铜抛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缓蚀剂1,2,4三唑(TAZ)对铜CMP的缓蚀作用,得到了TAZ浓度与铜抛光去除速率、铜膜表面粗糙度的关系。通过比较两种非离子活性剂(吐温-20、吐温-80)在铜表面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铺展系数,发现吐温-20对铜表面的润湿效果强于吐温-80,研究了吐温-20对铜抛光效果的影响。综合比较,在抛光液中加入1 mmol/L TAZ和1 ml/L吐温-20时比较合适,抛光速率达到3688 nm/min,表面粗糙度Sq为1.3 nm,满足工业要求。3.研究了混合磨料和复合络合剂对铜抛光的作用机理。通过磨料磨损机制和磨料密堆积形成条件建立了磨料、铜片和抛光垫的接触模型,计算了磨料和铜片的接触面积,研究了混合磨料对铜抛光的作用机理。创新性地提出复合络合剂(甘氨酸和柠檬酸铵),建立两者在铜表面的相关反应机制模型,提出了柠檬酸根和NH4+对铜去除速率的协同作用机理和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加工、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等工业和科研领域均需要高功率及近衍射极限的高光束质量激光光源。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SBS-PCM)具有自动补偿相位畸变的独特性质,得益于极高的相位共轭保真度,其具有极低的能量损失及纯净的横场模式,这能够有效降低激光系统的规模和成本,研制出高效的高光束质量高功率激光器。然而,在高功率SBS-PCM系统中,由于液体介质吸收产生的大量热积累
学位
近年来,金属卤化物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而被视作极具前景的新一代发光材料。其中,二维(two-dimensional,2D)卤化物钙钛矿与铜碘卤化物材料因具有光谱可调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吸引了我们的关注,但目前存在一些难题阻碍了其实际应用。2D卤化物钙钛矿的缺点主要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导致的发光范围窄(主要在蓝绿色区域内)和含有铅元素所带来的毒性问题。目前主要使用Mn2+掺杂2D钙钛矿扩展其发光至橙色
学位
自2004年发现石墨烯以来,二维材料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石墨烯自身零带隙的缺点,制约了其在光电子学上的发展,因此研究方向的重点转向其他类型的二维材料如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化合物半导体。二硒化锡作为典型的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宽的光谱响应、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子迁移率,在广谱光探测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但是相关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二维材料二硒化锡的p-n型异质结仍
学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节点降低至10 nm及以下,铜(Cu)作为布线材料,面临着电阻率高、抗电迁移能力差、制造工艺复杂等一系列挑战。而钴(Co)因其拥有更低的电阻率,更好的抗电迁移特性,以及更优越的粘附性等特点,在低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中,已经用作M0、M1层布线材料。化学机械平坦化(CMP)工艺是钴布线制造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钴布线CMP主要面临着Co/TiN去除速率选择性低以及表面/界面
学位
受激布里渊散射(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脉冲压缩技术由于其高脉宽压缩比、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相位共轭等特点,已成为获取高能量短脉冲的关键技术。包括泵浦能量、束腰半径、增益介质长度在内的参数均会影响SBS的产生阈值和输出特性。本文研究了聚焦参数(焦点处发散角)对SBS过程中产生的斯托克斯(Stokes)脉冲特性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研究都是在聚焦单池结构中进行
学位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脉宽压缩技术已被证明是实现单纵模、相位共轭和任意波长运转的高功率短脉冲激光的有效手段,并能显著提升激光系统的负载、改善光束质量。受声子寿命的限制,目前SBS脉宽压缩技术可实现的输出脉冲宽度为亚纳秒。本文对理论压缩极限短于介质声子寿命的瞬态SBS脉宽压缩进行研究,实现近压缩极限的脉宽压缩,以进一步提升SBS脉宽压缩技术获取短脉冲的能力。首先,对SBS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描述,并从
学位
随着工业生产、环境监测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氧化锌(ZnO)基气体传感器因其具有电荷迁移率高、成本低、无毒和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气体传感器之一。然而,该类气体传感器在用于检测微量气体时,还存在选择性差、工作温度高、灵敏度低和信号漂移等问题。本课题以ZnO作为基底材料,通过形貌优化、异质结构建、贵金属修
学位
随着生物医疗、光通信、食品安全等产业的不断发展,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eep-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DUV LEDs)因具有芯片尺寸小,驱动电压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同时,目前已有科学研究表明,深紫外LED对细菌病毒有很好的灭杀效果,然而目前深紫外LED的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非
学位
报纸
当集成电路技术节点已经缩小至7 nm及以下时,金属Cu作为互连线因严重的电迁移问题已不能满足集成电路的发展需求。Co因具有更小的电子平均自由程、更强的抗电迁移特性、高中横比中良好的共形沉积等特性而被认为是替代Cu作为互连线的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然而,Co互连在粗抛过程中获得较高去除速率的同时表面容易发生腐蚀,且国内外多集中于Co平面的研究,对Co高低差的平坦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针对Co互连粗抛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