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不同耦合模式的耦合网络相继故障模型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变得越来越完善,相互之间的耦合关联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各个基础设施网络之间耦合程度的增加,网络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慢慢的就会超过人们目前的掌控能力,发生相继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大。相关实验研究已经证明耦合网络相比单层次网络更加容易发生相继故障,并且相继故障对耦合网络造成的灾难后果也更加严重,有关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的蔓延机制亟待研究。目前,有关耦合网络相继故障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但是有关耦合网络耦合模式对相继故障影响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耦合网络上不同的耦合模式,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拓扑结构的耦合网络上的相继故障。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局部耦合网络上的相继故障模型。大多数学者在研究耦合网络的时候都将目光聚焦在相互依赖的多网耦合模型上,而忽略了实际网络中存在局部耦合的现象,局部耦合网络相比相互依赖的耦合网络具有完全不同的相继故障蔓延机制。本文构建了局部耦合网络模型,从网络动态属性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负荷的动态变化对局部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现象的影响。(2)提出了局部耦合网络有效的保护策略。局部耦合网络之间的“桥边”与相互依赖网络完全不同,它在两个网络之间的负荷流动过程扮演这一个重要的角色,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增加局部耦合网络之间“桥边”处理额外负荷的能力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整个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鲁棒性。所以本文提出了基于“桥边”的资源重新分配策略和免疫策略的两种网络保护方法,并且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保护策略的有效性。(3)研究了不同耦合模式对相互依赖耦合网络抵抗相继故障能力的差异性影响。考虑到负荷的分配、能力的限制等复杂网络的动态属性,建立了带有可调参数的两层次全局依赖耦合网络上的相继故障模型。在文中研究了两种网络结构和三种连接模式构成不同耦合网络抵制相继故障蔓延的情况,研究发现,耦合网络的耦合模式和模型参数的取值都会影响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能力,对结果进行对比后寻找合适的相互依赖网络间更好的耦合模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相继故障雪崩式的蔓延。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耦合模式对耦合网络抵抗相继故障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发生和蔓延的策略,并且尝试寻找最优的具有较强的抵抗相继故障能力网络耦合模式,使人们在对已有的网络进行维护和建设新的耦合网络的时候能够有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指导参考。
其他文献
BPM是继工作流(Workflow)之后业界研究和实现业务管理的又一个新方向和热点,它不仅结合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对贯穿整个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业务流程,进行了自动化、一体化
论文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分析了企业级项目管理(EPM)软件的定义、基本功能、特征以及EPM软件的用户,并列举了目前主流的EPM软件;(2)全面分析了P3E/C应用影响因素,并建立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的资源整合已经难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于是他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企业外部。而作为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对企业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手段——虚拟企业,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在我国,成功运用虚拟企业的实例并不多见,关键在于缺少一个理想的支持虚拟企业的组建和运行的信息系统平台。因此,研究开发虚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