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阿司匹林或/ 和氯吡格雷的影响,探索TIA 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 患者128 例,测定其血浆中LPA 的含量变化,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或/ 和氯吡格雷对TIA 患者血浆LPA 含量及发作频率的影响.结果:TIA 组血浆LPA 的含量(3.36±0.2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7±0.42μmol/l),P<0.001.每日服用75mg 氯吡格雷及每日服用100mg 阿斯匹林一个月,均能降低TIA 患者血浆LPA 含量(P<0.01;P<0.05),但每日服用75mg氯吡格雷较每日服用100mg 阿斯匹林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LPA 含量(P<0.05).每日服用75mg 氯吡格雷或服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均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发作的频率(P<0.05;P<0.01);且服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较单纯服用氯吡格雷能更有效地降低LPA 含量及脑缺血发作的次数(P<0.05;P<0.05).结论:TIA 患者血浆LPA 含量明显升高,血小板活化及微栓子形成与其密切相关.测定TIA 患者血浆LPA 含量对于早期明确病因、延缓病程进展以及判断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减少TIA 发作频率方面优于单独应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频繁发作的微栓子型TIA 患者应从多途径抑制血小板活化.
其他文献
小学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一个人行为养成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成绩呈下滑趋势,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重
高中阶段,主要是巩固和积累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和写的兴趣和能力,也应该充分考虑英语的学科特点,运用不同种类的教
  背景与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 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占所有卒中的5‰,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易漏诊误诊,导
会议
一、试剂盐、硫混酸:800ml水中加入120ml盐酸和80ml硫酸。铁(Ⅲ)标准溶液:0.1N,称取48g硫酸铁铵[NH_4Fe(SO_4)_2·12H_2O],加500ml水,50ml硫酸,加热至溶解,冷却后于量瓶中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教师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作文要写的内容,运用
会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语文教材中的篇章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为现代教育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是进行全球各国交流贸易沟通的重要语言工具,
素质化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深化推行,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植入到了每一个小学教育者的心中.所以,小学教育者纷纷意识到了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