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雷达产品的生成、监控、传输及常见故障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天气雷达产品的生成、监控、传输及常见故障。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其高时空分辨率、及时准确的遥感探测能力成为短时、局地强暴雨、雷暴、大风等特别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等方面极为有效的工具。同时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产品丰富、信息量大,如何才能保障这些大量的雷达产品信息的生成、时实的传送到上级雷达网站和各基层台站.使预报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应用雷达产品,这对提高预报服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其他文献
利用十堰市7个代表站1953年~2006年的月降水资料和月气温资料,用Z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R指标)等传统的干旱等级划分方法,并考虑到造成干旱的不仅是降水一个因子,气温也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特引入了P指标对夏季干旱进行了划分。R指标和Z指标在夏季不能真实反映十堰干旱实况,对大旱和特大旱的反映程度比实况要轻,而对时间较短或者干旱期间有短时强降水的干旱则根本反映不出来,而P指标反映较好。揭示了该区域干
选择冬小麦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进行灌浆速度测定,同时选取相对应时间里平行观测的气象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日照是影响灌浆速度的主导气象因子,温度是限制因子,其它气象因素的影响一般为间接作用;弱春性品种灌浆期间的气象指标低于半冬性品种,差别主要在于对温度的要求。生产中慎用大粒型的半冬性品种;良好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提高灌浆效率;协调好“源”、“流”、“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气候条件的潜力,提高小麦
本文概述近几年我国主要风廓线雷达生产厂家研制的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和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的基本技术指标和其软硬件技术特点;通过计算分析这些风廓线雷达2005年7月~10月观测所获得数据的数据获取率以及与L波段雷达测风对比的结果,得到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风廓线雷达的基本测量性能.我国风廓线雷达和相关器件的生产技术已较为成熟。
本文运用Cressman距离权重插值法处理雷达资料,采用简单共轭法(simple adjoint method)对网格点资料进行三维风场反演的研究结果,选取2003年9月20日、2005年6月12日、2006年6月18日三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对龙岩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进行风场反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反演出的三维风场,反映了其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对短时强降水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描述了脉冲压缩技术的特点,然后分析了脉冲压缩技术用于气象雷达中的难点及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在气象雷达中采用最优综合副瓣抑制码(OISS码)与优化副瓣抑制滤波器相结合实现脉冲压缩的新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推导和分析.最后将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脉冲压缩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抑制副瓣,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更适于用在气象雷达的脉冲压缩系统中.
本文介绍了在现场测试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由于气象雷达对回波强度和速度测量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所以雷达系统要有完善的标定功能,系统所包含的标定功能有噪声系数测试、系统接收特性测试,速度测量的验证和系统相位噪声测试等。为实现接收机噪声系数的自动监测,CC雷达在T/R管与PIN管之间专门串入了高超噪比的波导型噪声源。TR管和PIN开关管对接收机起到保护作用,发射脉冲期间他们将
本文运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地面加密的中尺度物理量场诊断资料,分析了2004年7月10日京津地区局地暴雨过程。从雷达图与物理量诊断场对比分析,发现强对流天气发生在水汽通量的辐合区、散度场辐合与辐散偶附近、θse"Ω"型高值区轴线附近,回波单体移向沿着流场辐合方向移动.结果表明中尺度物理量地面θse、水汽通量及散度诊断场对短时临近预报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常德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一次综合故障的原因分析、隔离定位和排除,表明天气雷达的诊断和维修要综合应用故障指示灯、故障报警、雷达性能数据,采用相关软件工具和硬件检测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在诊断和维修过程中,运用合理方法和技巧可缩短故障排除时间和提高解决故障能力;本次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也表明掌握与故障相关的3个标定原理和信号流程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和隔离定位;从该次故障还得出一个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