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表现

来源 :第四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及传染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35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腹部CT示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77.14%,27/35);肝脾肿大18例(51.43%,18/35);肝脾实质病变共11例(31.43%,11/35),其中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3例(8.57%,3/35),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5例(14.29%,5/35),肝密度弥漫减低5例(14.29%,5/35)及肝脏强化不均匀5例(14.29%,5/35);肠壁增厚3例(8.57%,3/35);腹水4例(11.43%,4/35);胰腺炎1例(2.86%,1/35).结论: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腹部常多脏器受累,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脾实质病变是其最常见的腹部CT影像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在云南边远地区县级保健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从2003年12月~2011年6月,166名感染HIV的孕产妇,采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采用单一方案奈伟拉平(NVP),双联方案(AZT)+奈伟拉平(NVP),三联药物联合治疗,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伟拉平(
会议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最初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脏适应性高滤过率,进而导致肾脏细胞的代偿性增生、炎症以及纤维化。法尼酯X受体(FXR)被证明对糖尿病肾病有负性调节的作用,FXR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血糖、血脂、炎症以及纤维化)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调控,从而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对FXR以及FXR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不同方面予以综述。
本文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状况、病因学,对艾滋病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艾滋病的真菌感染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下简称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后转归情况,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艾滋病合并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男60例,女23例,比例为2.60:1,68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占81.93%.胸部影像学表现主要分为5种类型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9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胸部CT片,观察归纳其CT表现.结果:多为双侧发病,病灶主要位于两肺中下叶12例,两肺上叶5例,两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2例;纵隔/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11例,伴钙化2例;肺部出现结节状致密影13例,结节状磨玻璃密度影8例,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3例;合并条索影11例;合并胸膜增厚7例;合并肺大泡5例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肺病的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病灶分布为右肺6例、左肺5例,右肺下叶4例、左肺下叶5例,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1例;8例为双肺受累,2例为单肺受累;5例为大面积实变并空洞形成,其中4例并对侧肺野散发病灶.在病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13例患者胸片(毛霉菌培养确诊同期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38.46%)(其中单肺1例、双肺4例、弥漫性分布3例)、7例呈网织纹理(53.85%)、4例见胸腔积液(30.77%)、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0.77%)、3例见粟粒病变(23.0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结果:螺旋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22例、双肺索条状及网状影8例、碎石路征11例。少见的合并表现有双肺散布斑片状影、肺段实变、肺气囊、结节灶、肺大泡、气胸、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网状影、碎石路征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茵肺炎的特征性表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与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3例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穿刺活检病理相关资料.男10例,女3例,年龄在16~50岁,中位年龄31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少于200/μl.结果:13例肺结核中,CT多表现为结节、肿块影及片状实变影及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炎.病理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9例.干酪样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5例,淋巴细
临床上结核病作为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常导致患者晚期病情加重和死亡。目前我国尸体解剖资料较少,笔者将一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尸检报告进行了总结,为分析探讨其病理、影像学特征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