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重力分级技术的研究现状

来源 :2013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与装备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力重力分级工艺设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入选原矿的“杂、细、贫”化加剧以及对选矿产品的质量要求愈发严格,矿山企业越来越重视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及高效性。水力重力分级工艺设备的特点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概述: 1)该类分级设备因没有运动部件,无动力消耗,广泛应用于各类选厂;研制出单位占地处理量大,分级数量效率高的分级设备仍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2)对水力重力分级没备的PLC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发,也是目前的热点;目前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调节分级的参数有限,精确分级粒度也较为模糊,这些也都是选矿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设备的合理使用依存于选矿工艺,两者相辅相成,水力重力分级工艺及设备两者需紧密结合,进行联合科研攻关,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云南某难选铁矿磁选铁精矿,因为其中的P和SiO2杂质超标,原磁选工艺流程无法脱除以上杂质,难于直接被后续炼钢使用,使用新型阳离子捕收剂,采用单一反浮选流程,有效脱除SiO2杂质,有用矿物铁得以富集,从而为该磁选铁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依据甲玛矿区铜铅矿矿物特性,采用优先浮选方案进行铜铅分离工业试验。在原矿铜品位为0.52%,铅1.43%,锌0.37%的条件下,取得了铜精矿铜品住22.67%,铜回收率84.78%,铅精矿铅品位66.61%,铅回收率62.73%的指标,铜铅分离情况良好,原矿中锌品位低,锌不考虑回收。
由于风化胶磷矿中含有大量矿泥,导致在浮选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磷精矿杂质含量高、沉降困难、底流浓度不高及下游加工起泡严重等问题。脱泥后再浮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本试验是根据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开展的风化胶磷矿脱除-10μm级别的矿泥后再进行浮选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脱泥后的原矿开展直接正浮选、预分级500目后对+500目级别进行正浮选、预分级后对+500目级别进行反浮选三种脱硅流程的对比研究。试验还分别进行
利用粘土性铁尾矿为原料制备一种轻质陶粒,将过筛的铁尾矿加水混合、搅拌,制成直径约为15~20mm的生料球;生料球置于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10℃温度条件下干燥10 h;将干燥后的生料球置于高温电阻炉在350℃~550℃预热30 min后升温至合适的焙烧温度1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陶粒的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尾矿陶粒的应用试验.
文章对国外某铀水冶厂矿浆换热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套管换热器和螺旋板换热器的优缺点,提出了设备选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换热器选型过程中需要结合物料的性质以及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酸与水混合以及不同浓度的酸混合时产生热量,降低能耗。为今后铀矿冶换热设备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鑫汇公司矿石性质为多金属硫化矿,有用元素为金、银、铜、铅、锌等,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碳这种有害元素,并且随着井下开采深度的增加,矿石和精矿中的含碳量也逐渐增加。金精矿中含碳量增多,由于碳的劫金特性,导致浸出和洗涤效果差,氰渣品位偏高,氰化回收率较低。为了减少碳对氰化指标的影响,提高金的回收率,从2011年初开始,在实验室做了"在浸出过程中添加碳抑制剂"小型试验,在对大量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在浸
本文介绍了铁锡矿选厂同步尾矿的特性,试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砂泥分选、集中脱杂简化粗选强化精选的选矿新工艺,对设计所选的设备选型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比较,以及今后可能取得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镍矿资源需求与加工技术,重点探讨了低品位镍矿的选矿工艺,对浮选脱除铜镍矿中滑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型浮选药剂的作用于应用,选择了适宜的磁浮选机,介绍了硫化镍矿浮选的机理,最后分析了硅酸镍矿及其赋存状态与成因。
在一些矿山,很多的矿浆不是通过管道,而是通过排浆沟道,特别是尾矿部分排到浓缩池。对这样情况的矿浆取样,怎样实现全自动取样呢?针对承德某选厂周期性的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其中几个工艺的矿浆取样就是在管道下进行取样的,矿浆池和沟槽都比较深,人工取样难度大,特别是冬天温度太低,人工取样时常会懒惰对待,针对此种情况开发设计了一种由PLC控制低速电机驱动的非管道矿浆取样机,通过实践,安装后的矿浆取样机操作
本文介绍了水力旋流器替代螺旋分级机在金矿选矿厂磨矿分级中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水力旋流器相比螺旋分级机具有溢流粒度细、返砂夹细量少、分级质效率高、磨机磨矿效率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