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五岔沟地区三叠纪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经历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间复杂的造山作用,表现为不同块体或地块间的碰撞拼合,导致两大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五岔沟地区头道河岩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分析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来探讨头道河岩体形成时代、成因以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区处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之上。本区岩体呈南北走向,岩体南部侵入二叠系的大石寨组火山角砾岩,北部被侏罗系白音高老组地层所覆盖,晚期被第四系水系岩南北方向切割。头道河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头道河岩体形成于243-240Ma的中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头道河岩体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铁、镁、钙的特征,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偏低,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介于8.71~17.61之间,无明显销异常;微量元素以富集Rb、P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岩体花岗质岩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811-0.283227,εEf(t)为较高的正值,Hf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595~1107Ma。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头道河岩体源区物质为中元古代-显生宙期间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火成岩地壳物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期火成岩物质的时空展布规律,认为,中三叠世头道河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于中展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倾注情感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专业劳动,更是情感劳动,教师本身就是情感劳动者.情感劳动的发现,丰富了教师劳动的内涵,为改进教师
不少课堂看似热闹,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提高,究其原因是“思维张力”不够,浮于“浅层学习”.语文教学要善于触发激活学生思维敏感、运用便捷思维方法、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和中央造山系西段,保存有与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两大洋陆构造旋回演化信息,已有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为东昆仑
会议
本研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了智慧课堂、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构建了指向学生学科素养与信息
2020年成都市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试题是一套价值导向明确、核心素养立意、育人目标清晰的优秀试题,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关注时政热点话题,凸显学科育人价值;考查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