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解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社区康复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在欧美国家临床康复和组织疼痛领域已得到广泛性应用,国内相关专家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还存在误区和局限。目的 从病因学、病理机制、诊断和定位、治疗手段等方面,系统阐述该疾病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经验。方法 以“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及“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激痛点,扳机点”为关键词搜索PubMed、SciceDirect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搜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8月,并通过摘要进行文献筛选。结果 与结论 人类从4岁开始才在某些骨骼肌上出现疼痛触发点,组织创伤、姿势不正、骨与关节退行性改变、营养因子缺乏、精神压力、慢性感染等为导致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形成的主要病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但Simons等提出的“整体学说”最为公认,如何准确找到并定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成功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应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论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组织疼痛的康复效率,而且有利于预防骨与关节损伤、肌筋膜炎、肌痛、肌疲劳等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 探讨主被动结合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后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和对照组(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主被动结合康复机器手进行偏瘫侧手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每次80分钟,每周5次,共4周的康复训练.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FMA)手运动功能部分评分,改良Ashwor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电针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选出试验组为电针结合SSRIs类抗抑郁剂疗法、对照组为单纯应用SSRIs类抗抑郁剂疗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中文、英文随机对照(RCT)文章,从中筛出高质量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等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将其关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Asberg氏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
目的 观察超声波疗法结合麦肯基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于2015年5月至2015年9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除接受麦肯基疗法进行颈椎功能康复锻炼外,治疗组配合超声波疗法,对照组配合中频电疗法.两组患者每天接受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SPSS 19.0 for win
会议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足底压力异常、胼胝形成等因素引起,为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足底压力测试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客观评估足底异常压力,反映足部结构、功能乃至身体姿势控制等综合情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研究表明,患者第2、3跖骨及第1趾骨区足底压力峰值异常是糖尿病足压力性溃疡的重要预测因素,两者相关性高达70%至90%。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可以早期发现糖
目的 研究针刺右侧外关穴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从而探索针刺外关穴治疗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24名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非穴组两组,每组先给予假针刺刺激,然后给予真针刺刺激。选取左右运动区、左右体感区和左右基底节区作为种子,利用功能连接磁共振(fcMRI)和种子分析法与全脑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探索“外关穴真针刺VS外关穴假针刺”和“外关穴真针刺VS非穴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跟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足跟痛患者120例,根据其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常规手法治疗+体外冲击波+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A组(常规手法治疗+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B组(常规手法治疗+体外冲击波)三组,每一组各40例.联合组进行体外冲击波和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A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B组只进行常规治疗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