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WHO新分类及2007肺癌分期新标准

来源 :第八届中华放射学会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广东省心胸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在WHO肺癌国际组织学分类中属于腺癌的第3型。BAC作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起源于细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病理组织学上再分成非黏液性(non-mucinous)、黏液性(mucinous)、混合性(mixed)或不定性(indeterminate)。本文介绍了细支气管肺泡癌WHO新分类及2007肺癌分期的新标准供参考。
其他文献
“同影异病,同病异影”是诊断常遇棘手问题,如何准确认识影像学基本征象(认证),寻找可靠证据,应用可信证据,服务影像学目的是应用循证医学(EBM)基本原则。肺部疾病种类繁多,疾病表
会议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 方法:2008年2月到2008年5月共8例患者,9个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评价术前CT引导下Hook-wi
心肌病是常见的心肌疾患,其病因复杂,种类繁多.现有的分类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存在着某些概念上的模糊和意义上的重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
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化的运用,使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先后出现多种不同的分型系统,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了分类法。淋巴瘤的定义是淋巴网状系统的全身性
会议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生物医学工程新突破:一种通过电刺激和光输入来控制神经活动的生物光電子系统研发成功,美国科学家团队在实验中已可以恢复大鼠的膀胱功能。经过进一步研发和测试,该系统或能成为一种治疗疾病和器官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生物电子医学采用工程系统刺激神经系统,以缓解疾病症状。这类系统可能也融合了光遗传技术,即利用光控制活细胞(一般是神经细胞)。但是,目前的生物电子系统缺乏靶向特定
期刊
荒漠植被以多年生灌丛构成植被的主体,是维护荒漠生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近期对防治沙尘暴的研究,亦注意到草本植被对抑制地表起沙的生态效应。但草本植物受年际气候波动的影响
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1918年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PET作为常用分子影像技术,采用与生物体内分子类似的放射性药物,观察活体的生物学变化。PET-CT整合了功能分子影像与解剖结构影像,具有
肺栓塞是一常见的、致命性的但又可治愈的疾病,未经及时治疗者的死亡率达30%,而经及时治疗后,死亡率可降低至8%左右。肺栓塞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单独应用时对肺栓塞的诊断价
肾移植术已成为晚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肺部感染为肾移植后最主要的感染并发症,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胸部CT对于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