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致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腔隙可以是血管周围间隙扩张引起,也可以继发于旧的脑出血,但更多的是由于小的脑梗死之后形成的小空洞[1].而腔隙性脑梗死(LI)是由直径在15mm内的皮层下小穿通动脉堵塞引起,约占脑梗死的四分之一[2][3],LI特征性地位于基底节、内囊、放射冠、半卵圆中心、丘脑和脑桥.Fisher[4]根据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将LI分为21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等5种临床综合征最常见[1].LI曾经因为短期预后良好而被认为是良性的,但在LI发生后几年,卒中复发的几率增高,死亡风险增加.同时因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甚至导致痴呆而显得不容乐观[1].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he hypothalamic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which functions as a circadian pacemaker in mammals, is influenced by both melatonin and serotonin.Agomelatine, which acts as an antidepressa
会议
Epidemiolog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40% to 70%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uffer from chronic sleep disturbances (Van Someren, 2000).Many of the age-related changes in sleep pattern, like night time w
马云枝教授,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40余年,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失眠颇有见解,思想独树一帜,认为失眠总属阴阳失调,而肝主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主张从肝论治,四诊合参,统筹兼顾,辩证施治屡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师承心悟,受益良多,经整理总结,现将马云枝教授从肝体阴而用阳治疗失眠经验进行探析,以期对读者达抛砖引玉之功.
会议
患者,女,45岁,以反复出现眼睑下垂、吞咽、行走费力3年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胸腺瘤"病史4年,未予治疗.3年前开始偶尔感觉吞咽费力,有时发现双眼裂不等大,上下楼有时觉得疲惫乏力、容易跪倒,未引起重视.1年半前出现双眼睁开费力、左侧眼裂较右侧小,一天中症状有所波动,休息后改善,无明显晨轻暮重现象.曾就诊于心理科,治疗期间因服用某药出现皮肤过敏,予地塞米松5mg/日静滴,1周后患者自觉睁眼明显改善.有
会议
糖原贮积病Ⅱ型(又称Pompe病)是一种主要累及骨骼肌的全身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溶酶体内酸性α-葡糖苷酶活性缺乏所致,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个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人重组酸性α-葡糖苷酶(rhGAA)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但rhGAA静脉输注可能发生输液相关反应(如发热、皮疹、颜面水肿等)和超敏反应,应在密切的临床监护下进行,除酶替代治疗外仍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2011年8月至今,
会议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引起,现举常用治法和验案如下.1 豁痰开窍法患者,女,58岁,2007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久病耳鸣头晕,近日又发,胸中烦闷,呕逆冷恶,不思饮食,身肢困重,嗜卧懒言,痰多,大便不整,小便混浊量少,脉弦滑,舌质暗淡,舌苔白腻,中部微黄
会议
目的与背景:脑出血后继发的脑组织损伤是影响预后、转归的关键因素,而炎性因子及自由基的瀑布式产生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起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 (HO-1)广泛在中枢神经细胞(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表达,是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一重要抗氧化及解毒蛋白,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具有抗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运用HO-1的选择性抑制剂锌原卟啉-9 (
会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血流中断,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后缺血性损伤却进一步加重的现象[1].现代医学认为CIRI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后的主要病理过程,也是血管源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之一.目前认为CIRI病理机制复杂,是一个以缺血缺氧为始动因素,脑组织细胞在再灌注作用下所产生的包括炎症反应、钙超载、兴奋性氨基
会议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操作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70例采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并对其随访结果、并发症、方法选择、动脉瘤栓塞程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动脉瘤解剖位置:前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18例,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21例,颈内动脉段10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10例,小脑上动脉起始处2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2
会议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院神经内一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0.5±5.9)岁.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氢氯吡格雷组和拜阿司匹林组.入组标准:(1)符合中华神经内科学会最新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2)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3)所有病例都急查了血常规、凝血四项,均无出血倾向;(4)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