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蚕抗菌肽CM4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第六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492195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目前毒副作用小、特异性强的抗癌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抗菌肽的应用价值倍受重视,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药的最佳替代者,因而吸引了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抗菌肽分子结构及其抗癌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为抗癌新药的设计、基因工程改造及设计合成新抗癌分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文从分子水平到离体细胞与荷瘤小鼠整体水平以及脂质体模型等几个方面阐述本研究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家蚕菌肽CM4抗癌作用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本文将聚烯烃用新型高效光稳定剂6911与常规受阻胺光稳定剂BW-10LD(相当于Tinuvin 622LD)和Chimassorb 944在农用棚膜中的防老化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考察了6911的光稳定性能.
本文讨论了家族企业的定义、组织信用与信任、文化类型、职业化管理以及外部董事诸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并对其中一些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
本论文采用市场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外企业家市场化及社会化约束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立法机构监督和约束国有企业家的异体监督模式;阐述了通过资
20世纪末,关于肿瘤防治的畅想颇多假设,而新世纪初有关肿瘤防治若干进展的报道却实实在在地给人以激励.虽然,肿瘤仍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死因之一,构成对公共健康的巨大挑战,但
调强放疗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3D-intensity modulated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IMCRT)的简称,属于精确放疗的范畴.本文讨论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优势,IMRT的实现方式,调强放
近年来,各种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取得大量临床经验和突出成绩.尽管介入性治疗具有定位准确、相对安全和疗效显著的优点,但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出现各
基因治疗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现已在某些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血友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1989年至2000年底,美国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ente
会议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颈部、锁骨上窝、腋窝或腹股沟区有肿大的淋巴结;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某脏器或组织有病变,如
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虽有区域性降低,但死亡率仍占肿瘤的首位,对它的诊断近年来仍无明显的突破,为了寻找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好方法,人们对胃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在分子生物学
许许多多个人的电子病历集合而成临床信息系统,再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便可以提炼出疾病的内在规律。在这样的基础上,循证医学的实践才有真正意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