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远远超出了水体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科学分析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有效管理和科学保护水资源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要求。对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水生态良性发展,有效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促进人与水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及其对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以水功能区保护要求和水质目标为核心,按照水体自净规律确定不同水功能区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约束条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污染治理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出各水功能区限制入河排污总量。 本文所述成果突出了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系统地进行了水文参数率定,充分考虑了水资源配置对设计水量的影响,提出了采用75%保证率枯水期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量;二是建立了GIS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河流及排污口进行了概化。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程序模块,建立了水质模型并与GIS系统实现了数据信息连接;三是对计算模型中比较敏感的COD和氨氮的综合衰减系数进行了率定和检验,给出了设计条件下各水功能区段的K值范围;四是研究并确定了适合本省特点的限制入河排污总量计算原则,进一步分析了限制入河排污总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建议指标。
其他文献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我国水利信息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者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多年,感觉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认识不足、规划滞后、资金落实难、人才资源缺乏等诸多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
佛子岭水电站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立以计算机管理为基础,包括水情测报、公文管理、计算机监控等系统中所遇到的问题、经验及解决方法。
本文介绍了几年来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成绩,对推动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措施以及信息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江委提出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新时期治江思路。长江委作为长江的代言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涉水公共事务管理能力,能够超越企业、区域利益相关的局限性,客观、公正、及时、有效地履行其流域管理职责。信息化技术将使我们获得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维护健康长江的使命犹如另一种高科技的信息化战争,需要“海、陆、空”联动,行政部门与专业部门协同。在长江流域水行政管理信息化建
结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实践,就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观念的转变、法律法规的掌握、招投标工作的把握、工程验收的组织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结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总结了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认真对待处理的几个关键环节。
本文运用均匀随机数以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Sheperd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Sheperd-RAGA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黄旗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三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旗海富营养化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富营养化主控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
在流域规划、节水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评价。目前,大江大河以主要水文站为中心的地表水评价方法已经非常成熟,然而我们平时涉及的流域往往是缺少资料的流域,这在我国北方牧区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如何准确地计算地表水资源量将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践工作所必需的。本文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通过降水量的空间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剧烈人类活动影响,滹沱河流域存在诸如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加剧、水生态严重退化等一系列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就存在的这些问题,运用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对流域进行长系列模拟计算,并对水资源进行供需分析和水量配置研究。然后在定量揭示流域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滹沱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实施建议。
采用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洮儿河扇形地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变化特征,指出这种变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上游建库及大量用水,极大改变了扇形地的水环境条件。扇形地上游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5.804亿m/a,丰、枯水年来水量差别很大;2000年以来气候连年干旱,上游内蒙古境内用水量及耗水量较大,导致扇形地河流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5年平均仅为2.213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