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宝塔区东馨家园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东馨家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评价了稳定状态。得出老滑坡体稳定,但在持续降雨或暴雨等条件下,老滑坡后壁斜坡不稳定。为了保证拟建工程如期建设及小区居民财产安全,提出采用上部截排地表水、滑体推力段削坡减载、下部抗滑桩支挡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我国采矿业迅猛发展,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的同时,导致矿山环境的严重破坏.从加强管理和科学创新方面提出治理矿山环境的4点建议:调整矿业发展方向,确立科学发展观和绿色矿业战略思想;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有关法规,实施严格的矿山环境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为矿山环境管理提供科技保障;通过示范创新,创造典型经验.
从众多反映煤变质指标中,选取氢元素含量(H)制图以反映变质规律,并以此划分出煤级带。从变质带分布形态与构造、火成岩的相互关系,结合镜下鉴定,确定区内煤主要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热变质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F5为代表的NNE向高角度正断层,是岩浆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经小断层、构造裂隙、内生裂隙及节理等作用于煤。进而得出结论,区内煤在深成变质的基础上叠加了区域热变质作用,并以区域热变
贵州省晚二叠世煤中硫变化较大,特低硫煤至高硫煤均有,煤中形态硫间存在着以下关系:煤中硫变化规律明显,与沉积相有密切的相关性,总体呈带状分布,即由西向东,沉积相由陆相→过渡相→海相,硫含量总体亦呈逐渐升高态势,即由低硫煤向高硫煤变化。多数情况下,在东部海相区,当煤中有机硫升高时,煤的全硫亦随之升高。
研究煤层中瓦斯流动规律对于预防瓦斯突出,改善煤层瓦斯抽放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基本假设,对煤层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瓦斯运动方程─达西定律(Darcy Law)、煤层瓦斯含量方程─抛物线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气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煤层单向瓦斯流动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推导出煤壁单位面积的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瓦斯涌出量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是我国煤层气含量较高的区域,为了研究其富集成藏规律,笔者对韩城-吉县地区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该区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层在中三叠世开始时煤开始变质,热解气开始生成,至延安组末发生的燕山运动第Ⅰ幕,地层短暂抬升,一次深成变质作用和一次生气结束。中侏罗世直罗组到早白垩世沉积开始时,煤的二次深成变质作用和二次生气开始,早白垩世末,为研究区煤系埋藏最大深度时期。中生代构造热事
本文分析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田和煤田开采地质条件。受东亚晚古生代以来板块构造演化影响,我国煤田地质条件除鄂尔多斯盆地外,比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南非、加拿大、俄罗斯近郊煤田和波兰卢布林煤田复杂得多。我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田少,地下井工开采是煤矿的主要生产方式。以我国目前的开采技术水平,华南、滇藏含煤区的煤田不具备建设大型煤矿的基本地质条件,东北、华北、西北(鄂尔多斯盆地除外)许多煤田的开采地
断层滞后出水是矿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特殊水害类型,因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突发性,对矿井生产的危害极大。以典型突水为例,分析了断层滞后出水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预防治理对策。
介绍深部受水威胁工作面奥灰突水的矿压显现现象,出水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情,分析水源,查清突水原因,科学布置堵水钻孔,利用低浓度单液水泥浆快速封堵了该奥灰高压动水。
本文简要介绍了峰峰集团发生特大奥灰水渍水事故后,采用煤矿废铁链网作滤水骨架,在短距离小断面大流量动水巷道中,快速高效地实现了截流堵水,从而根治水患。
丝绸之路以其在推进人类文明与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而载入史册。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北地区有大量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好这些古遗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组成部分。古遗址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地质环境变化和地质灾害是造成古遗址破坏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构建了古遗址保护区域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框图;探讨了丝绸之路古遗址区域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