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对乳腺癌临床路径患者的监护作用与PDCA循环实践

来源 :2014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制定乳腺癌临床路径常用方案的药学监护,对符合入选条件的乳腺癌临床路径患者进行统一规范的药学监护,在实践过程中将用PDCA循环不断地完善不同周期不同化疗方案药学监护的最佳时间和具体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按照路径时间表主动与患者沟通并提前指导,避免了药学监护工作的漏缺和不规范性,提高了药学监护质量和乳腺癌临床路径患者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76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对其中的31例行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时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出泪小管的两个断端,用直径1mm的麻醉导管自下泪小点插入,经两断端入泪囊或鼻腔,插入导管长度约30-40mm,冲洗泪道畅通,证实插管成功.吻合断端,并固定于内眦韧带上,45天拔管.另外的45例,将下泪小管的断端与内眦韧带固定,做眼睑成形手术,10天后拆线.
目的 通过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黄斑疾病的局部视网膜功能.方法 选择黄斑疾病患者30例(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等累及黄斑部疾病),分别给予一般眼科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黄斑区OCT、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等检查.P-ERG检查结果与对侧正常眼进行对比,分析黄斑疾病对局部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会议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镜下的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显微镜反转镜下应用全视网膜镜及23G玻璃体切割系统(11例)及常规20G玻璃体切割系统(9例)共25眼黄斑裂孔做前瞻性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效果、术后眼压、术后视力、手术所用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
目的 探讨MSCs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a及caspase-3表达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为MSCs移植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6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0只、MSCs移植组30只,各组均将左眼作为实验眼.制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s,模型组于缺血再灌注1h予以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MSCs移植组
会议
目的 探讨全身检查在避免首诊于眼科的颅内病变误诊中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首诊于眼科病例5例:均为男性,因不同眼科症状伴或不伴有头晕,经眼科基本检查分别初步诊断为白内障1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例,根据不同病人特点给予验光、试镜、散瞳查眼底、视野、颅脑CT、颅脑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及神经科会诊.
玻璃体积血是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常见原因是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对于严重的眼外伤合并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药物治疗没有吸收迹象者,反复发生的玻璃体积血和B超检查发现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尽量切割玻璃体积血和基底部玻璃体,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避免术中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23G玻璃体切割系统使用操作方法与20G器械类似,而且玻璃体切割更彻底,能进
会议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后黄斑大裂孔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5例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裂孔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均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我院术后4例,外院11例),10例为原裂孔未愈合,5例为术后发现的黄斑裂孔,12例合并高度近视.所有患者黄斑裂孔均大于700um,.我们根据OCT检查情况分类处理:5例行内界膜的扩大撕
会议
目的 观察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症(VKH)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点,探讨两种检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30例60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均为双眼,年龄在22-60岁之间,视力在0.05至0.9之间,矫正视力无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目的 对比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和Ranibizumab+曲安奈德1m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7例(57眼),其中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30例(30眼),注射Ranibizumab+TA27例(27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月随访,以后每月随访,观察6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基本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根据病理类型的严重程度,有的需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需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且联合用药品种多、时间长,提高该患者群的用药依从性,从而保证其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临床药师责无旁贷.本文通过对纳入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中的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实例,探讨此类疾病的药学服务模式,制订相关的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