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地化参数在指示致密油动用效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具有丰富的致密油气资源.为实现致密油的效益开采,2011年起在陇东地区建立X233致密油试验区,以延长组长72段为目标层位,设计并实施多口水平井.油层开采后油气动用与否以及油气有效动用范围的评价对后期开发措施的调整和优化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致密油层压裂效果以及油气动用效果的研究一直缺乏精细有效的研究手段.因此,亟待寻找新的可靠方法为油气动用效果评价提供思路.本文以水平井开发的目标层位(长72段)和相邻层位(长71段和长73段)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热解参数S1/ST、PI值与饱和烃分子组成参数∑C20-/∑C21+、∑三环/∑五环、Pr/nC17、Ph/nC18进行层位间对比。认为长72段作为致主力开发层段其原油经水平井体积压裂已经实现有效动用,但在优先动用背景下长72段的动用程度仍然较低。同时研究认为,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对于表征油气开发的动用及程度较为敏感,因此其特征可以为油气动用的精细判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秀水盆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属于中生代盆地,面积约为710km2.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之上,是在海西褶皱基底和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断陷型盆地,近北东向呈条带状展布.本文通过秀水盆地内的秀D1井中采集的烃源岩样品,拟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剖析其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解译有机质生源、沉积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为后期油气工作的跟进提供地质资料.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白城-齐齐哈尔一带,其西侧与大兴安岭东部毗邻,北部和南部分别与松辽盆地的北部倾没区和中央凹陷区毗邻.为了进一步加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石炭系-二叠系深部油气勘探,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中部白城-丰收镇地区部署一系列的广域电磁剖面和二维地震剖面,在花岗岩"基底"高阻之下发现了明显的低阻层信息,推测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据此部署实施的吉白地2井首次在该区广泛发育的厚层火山
高力板断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属大兴安岭东坡裂陷带.断陷呈北东向展布,地表第四系覆盖严重,上部巨厚火山岩层发育.过去以白垩系为目的层的传统油气勘探认为,该地区白垩系目的层总体沉积厚度小、生烃潜力差、有利相带不发育,是油气勘探的薄弱/空白区.基于此,经过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高力板断陷两套(中侏罗世万宝组、晚二叠世林西组)具有良好油气资源前景的新层系的发现,对下一步开展松辽盆地深部非常规油气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白城-齐齐哈尔一带,其西侧与大兴安岭东部毗邻,北部为盆地倾末区,东部为盆地中央凹陷区,白垩纪以来该区在构造上为自西向东的缓坡俗称西斜坡.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实施了黑富地1井钻探,钻遇了厚层的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岩,综合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林西组暗色泥岩未变质或极低变质,处于中晚成岩阶段,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高成熟~过成熟,有利于生气,具有页岩气
辽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发育了一系列的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下侏罗统北票组是这些中生代盆地中较有潜力的一套烃源岩.前人研究证实北票组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其次为Ⅱ2型,处于成熟阶段,部分可能达到过成熟阶段.近年来,在该地区新发现了一系列油气显示,初步的油-源对比表明这些油气的来源主要是北票组,这充分证明了北票组良好的生烃基础,但与非常规相关的研究目前还相对
酸性火山熔岩是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端元,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储集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的关注明显不足,系统的储集空间体系也尚未得到建立.海拉尔盆地西界下白垩统上库力组酸性火山熔岩(136~125Ma)中发育大面积连续出露的沥青,相当于直接出露到地表的火山岩储层,为从宏观至微观不同尺度下系统研究火山岩储层提供了大量新的地质现象和极佳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在精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整合
泌阳凹陷核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根据FE-SEM结果,结合矿物组分将研究区致密储层粒间孔进一步细分为石英及长石粒间孔、石英及长石颗粒边缘孔、碳酸盐矿物粒间孔;将粒内孔进一步细分为石英及长石溶蚀孔、碳酸盐矿物粒内孔、粘土矿物晶间孔.基于高分辨率FE-SEM大视域拼接技术,将上述所细分孔隙类型进行了定量标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取大视域FE-SEM照片,通过调节灰度阈值将图像中
近些年,我国在海相页岩气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进展较慢,其主要原因是陆相页岩虽然分布广,但岩性变化快,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页岩演化程度差异大,页岩气赋存相态复杂.具体到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地区,泥页岩主要发育在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上段,岩性以深灰色、黑色泥页岩、碳质泥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单层厚度约50~80米,但由于有机质成熟度偏低(未熟-低熟),页岩气资源不理想
泥岩中有不同来源和化学性质的有机质,他们对细颗粒和有机质的聚集和沉积以及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因此,揭示泥岩中粘粒复合有机质的形貌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取东营凹陷S井6个不同沉积环境且埋深在1300~3690m的30块岩心样品,经粉碎和超声波分散及Stokes沉降提取<2um的粘粒级组分,进行定量孢粉相分析处理和有机屑鉴定以及岩石薄片、TOC和XRD等检测,探
含油气检测实验技术是油气成藏实验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准确测定含油气饱和度是致密油气进行储量计算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保压取心岩心分析与核磁共振实验等常规实验方法在测定油水同层型致密油原始含油饱和度中的缺陷,对比了岩心含油饱和度与原始含油饱和度差异,明确了实验求取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关键为岩心离开地下原始状态后流体压力释放引起的挥发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散失。通过设计挥发性物理模拟实验与密度系数校正,以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