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下寒武黑色页岩和Ni-Mo多金属硫化物矿层的Os和Mo同位素示踪讨论

来源 :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一套黑色页岩,以富含Ni、Mo、Se、As、Hg、Sb、V、Au、Ag和PGE等多元素而著名。其底部从下至上的典型层序为硅质岩、含磷结核和磷块岩的黑色页岩、Ni-Mo多金属硫化物矿层、黑色页岩。对这套岩系中多元素富集的成因长期以来争议极大。早期的观点认为与地外物质来源有关,但近年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因假说:(1)海水成因说,即认为这些金属元素的超常富集是在还原环境中在沉积速率极低的条件下直接从海水中沉淀下来的(Mao et al.,2002;Lehmann etal.,2007);(2)热液成因说,即认为这些金属元素的超常富集与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部分金属元素可能是由海底热液提供的(Jiang et al.,2006,2007)。本文对华南下寒武黑色页岩和Ni-Mo多金属硫化物矿层进行了简要分析。
其他文献
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一种单矿物微量元素温度计(Degeling,2003;Zack,etal.,2004;Watson et al.,2006),由于其简单实用,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注意,许多研究者已经尝试将该温度计应用于各种高级变质岩中(Zack,et al.,2006;Spear et al.,2006;Miller et al.,2007;王汝成等,2005;余金杰等,20
本文在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Cr同位素化学分离纯化流程,采用两阶段(或称两柱,two-column)阴离子交换法对水样中的Cr(Ⅵ)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H2SO3作为流程中六价Cr的还原剂,通过系统的条件实验,确定了H2SO3用量与样液中Cr回收率的关系。
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的江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活动区,是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的组成部分。该地区横跨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萍乡-广丰深断裂以北属扬子古板块,以南属业已肢解了的华夏古板块。海西-印支期,三南-寻乌深断裂和佛冈-丰良深断裂之间演化为裂陷带。这一构造格局控制中生代晚期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不同构造单元的边部,在地理分布上构成了三南-寻乌火山岩带(南带)和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北带)。
本文论述了蛇绿岩普遍具有Pb正异常的现象主要与变质作用时流体活动引人的Pb有关,但ICP-MS实验流程高本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论述了选择其中出露面积最大,研究相对薄弱的四方台基性一超基性杂岩体,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为深人探讨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提供该岩体成因的制约的情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在皖南的铜陵地区和皖中的沙溪地区都发现有重要的铜金矿产资源,这些金属矿产的形成与中生代侵入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对安徽铜陵、安庆和沙溪地区的几个含铜侵入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矿侵入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其地球化学指标属于Adakite的特征。结合对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的研究,本文提出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作用,是形成本区含矿
华北陆块南缘是研究三叠纪华南-华北大陆碰撞俯冲过程及其对华北岩石圈影响的有利场所,利用发育在这里的中生代岩浆岩作为对当时深部岩石圈的“超深钻”,我们可获得俯冲陆壳的性质、俯冲方式和俯冲距离,以及华北岩石圈增厚机制等重要信息。前人已对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厘定出荆山、涂山、蚂蚁山等三个代表性的侏罗纪岩体,并通过锫石微量元素和错石矿物包裹体研究证实其原岩为片麻岩,是华南
铁同位素研究作为地质过程示踪(包括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可能的生物作用鉴别等)的新工具,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准备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一一提供铁在溶液中的各物种之间的平衡分馏参数进行了简要论述。
Urey模型(H.C.Urey,1947)或称Bigeleisen and Mayer公式(J.Bigeleisen and M.G.Mayer,1947)是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理论的基石。它即在做如下几个近似处理后,得到一个可以用来比较总能量差别、具体预测分馏的方法:(1)依据Born-Oppenheimer近似,将总能量展开成几个独立部分,忽略了核移动同电子运动间的瞬时偶合作用;(2)转动能以刚
Pb同位素具有高的分辨率(Pb同位素有3个以上的同位素比值对)、同位素质量差相对较小等优势,因而在示踪源区、指示矿床成因、区分构造单元以及环境评价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淋洗法,该淋洗法不仅能够得到地质样品中准确的Pb同位素组成,而且降低了全流程本底并提高了样品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