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语境下谈晋江磁灶窑对海外的影响

来源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泉州占全省回族人口的56%。是闽南回族代表性地区,它们的宗教生态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和谐共处。仍然是对宗教生态平衡的最好诠释 深入调研究泉州回族社区具有的闽南特色的宗教生态平衡文化,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当今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在福建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会议
会议
抗战侨批是侨批中的珍品,承载了无数酸甜苦辣的家国记忆,见证了刻骨铭心的国恨家仇、举步维艰的生活窘境、毁家纾难的家国情怀和重见天日的胜利景象。抗战侨批的作者均是出洋谋生、饱受战争苦难的小人物,他们家长里短的抗战记忆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显得尤其真实,为我们的抗战史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又一铁证。可以说,抗战侨批既是一部小人物的心灵史,一部承载中华家国情怀的历史文献,更是一曲传承中华传
月港(今龙海县海澄),九龙江入海处,处在海上交通和内河交通之要冲,“海舟登最易”在漳州府治(今芗城区)东南50里,“其形如月而得名”。从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万历年间,月港盛况空前,每年进出月港的大海船达200多艘。月港贸易前后持续200多年,是月港成为明代中后期我国唯一合法的民间贸易名港,素有“陶瓷之路”、“闽南一大
按照历史思维的长时段、全局性、动态性重新认识闽南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空对海洋的不用应用,构成了不同的海洋文化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海洋经济链条,构成了不同的海洋文化。世界上的海洋文化可分成三个时期:原始海洋文化,农业时代的海洋文化(即海洋历史文化),工业时代的海洋文化。在前两个时期,产生了四类海洋文化:原始海洋文化、横行世
会议
会议
作为得到清政府鼓励的一种特殊商品贸易,米粮(主要为东南亚大米)大量进口到闽南等地,是在特定的背景与政策许可下展开的,它有助于解决当地因为人口增加、瘟疫、天灾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区域性严重粮食短缺问题,起到缓和当地社会矛盾、促进东南亚与闽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独特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清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海上米粮贸易与它背后的闽南侨商力量兴起的关系,整理闽南米粮贸易与加工商成长的历史脉络。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经商活动由男性主导。到了明代,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四民观念”受到挑战,商人地位有所提升,女性经商有所增多。由于海上航行的特殊性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女性无法从事海船贸易。明隆庆元年(1567)月港开关之后,东南海上贸易进入解禁民间贸易的“发展繁荣期”,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从而进入了一个闽南人的海上世纪。在明代中晚期,在东南海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