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季节性干旱,然而对此类极端事件的预测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深入认识季节性干旱的可预报性。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干旱,而对水文干旱可预报性的研究相对薄弱。受陆面初始记忆影响,后者的爆发和恢复相对气象干旱滞后,且流域尺度的蒸发、融雪等水文过程能显著影响其强度。因此,需要客观地研究流域尺度季节性水文干旱的可预报性,揭示导致短期干旱的相应物理过程,并发展相应的预测系统。本研究将针对黄河流域,利用水文气象站点观测、卫星遥感反演以及模式再分析资料探讨水文干旱的演变过程与气象干旱的关系;通过流域水文初值扰动模拟试验定量研究陆面水文初始状态对水文干旱的影响。最后,在黄河流域建立基于流域水文模型和多全球海陆气耦合预报模式的水文干旱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开展预见期为6个月的水文干旱回报试验,检验干旱集合预测系统的性能,并通过初值集和多模式的超级集合试验研究黄河流域季节性水文干旱的可预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