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ing A New High Temperature Interface for LC-IRMS Analysis of Aqueous Soluble Organic Compoun

来源 :第一届全国气体同位素技术及地球科学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相色谱(LC)已经在分析化学中长期使用,并且已经成功地用作质谱分析之前的便利的分离系统.然而,由于难以将液体流动相转化成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能够分析的气态物质,所以只有在过去十年中,才成功地开发出湿法氧化装置将LC和IRMS联用.在这里,介绍一种全新开发的LC-IRMS接口装置,其在同位素分析之前将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的高温氧化(HTO)转化.该系统提供显著改进的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的便利性,使LC-IRMS成为高通量,低维护的应用技术.将系统应用于蜂蜜掺假分析并得到了良好准确的结果.
其他文献
洋中脊玄武岩熔融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洋中脊玄武岩岩浆原始化学组份信息。这些微小的熔融体为洋中脊玄武岩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演化的指示剂。应用EMP、SIMS和LA-ICP-MS测试分析仪器对洋中脊玄武岩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挥发组分、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将对洋中脊玄武岩岩浆端元组成、形成演化、结晶分异和不混溶分离等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本次在河南蜻山中河堤银多金属矿床开展土壤微细粒全量测量地球化学方法试验工作,研究该方法在黄土援盖区寻找隐伏矿床的效果。
对浙江省衡州市江山市贺村等4镇主要农耕区250km2开展了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通过对表层土壤、灌溉水、农作物及根系土等介质进行采样分析,查明土壤中有益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及污染元素分布特征,并对土壤中环境指标、养分指标进行分级,同时划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可以为土地资源规划与管护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隐伏金矿来说,通过地表中探测到成矿元素(Au)和成矿伴生元素(Cue, As, Pb, Sb, Hg)的异常来指示深部隐伏矿。系统来看,地气测量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需要探索、解决六个问题,其中前四个为理论问题,后两个为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团队近期工作进展,分析探讨了地气侧量的理论基和应用取得的成果、面对的问题和建议。纳米科学的发展为地气侧量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机遇,今后,需要从宏观
以重庆中梁山K1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镜观察煤样显微组分,对煤样进行索氏抽提和族组分分离实验,结合气象色谱仪(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分离得到的饱和烃、芳香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重庆中梁山晚二叠世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重庆中梁山煤矿受海水影响较小,属于陆相沉积。煤样属特低水、低灰发分、低-中灰、中等固定碳、特高热值的中-高硫煤。根据显微煤岩、饱和烃和芳香烃的组成特征,中梁山煤样属中
针对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层,按层次分析思路,从构型对剩余油认识和开发效果评价方面考虑,按级次分析了辫流带、辫状河道构型要素.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单一辫流带,主水道沿北东物源方向分叉形成2条河道主流线,平均砂厚10.9m,长宽比约2∶1.辫状河道包括心滩坝和辫状水道2种主要4级构型单元,提出了夹层配位差异、注采受效差异、砂体高程差异、沉积厚度差异等4种单一心滩坝识别方法,总结了3种辫状水道充填
现代海洋的冷泉碳酸盐主要为树枝状和脉状,可见气孔、渗漏孔及含量极高的生物碎屑.羌塘盆地南部双湖地区曲色组地层发育大量的碳酸盐结核,这些结核多成透镜体、脉状、树枝状、椭球体等.其物质组分主要为泥微晶碳酸盐矿物,少量粘土矿物及草莓状、半自形黄铁矿等.通过对这些结核进行扫描电镜测试,显示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在5.0微米左右,内部可见葵花状构造,并发育凝块状、气孔状和渗漏孔等特殊构造.产双壳类、菊石类、蠕
潮汕坳陷是南海北部陆坡东沙海域的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改造的特点,经历了复杂的盆地动力学演化过程.本文利用近两年采集的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识别了中生界Tk0构造不整合界面,以及新生界Tg和T70构造不整合界面,识别并精细表征了中生界褶皱构造体系以及新生界强烈拉张构造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海北部潮汕坳陷形成了三个重要的构造不整合界面:晚侏罗世末潮汕坳陷地区产生剧烈的褶皱构造形变,形成
"十一五"以来,我所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应用领域"的定位,完成了大量科研成果,地质力学的各个方向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为使地质力学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本项目对"十一五"以来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优秀项目的先进成果经验和工作思路。地质力学以构造体系为核心,它的基础性很强,对于矿产资源预测以及地壳稳定性评价、防治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也很有指导意义。
调查发现南黄海千里岩岛赋存榴辉岩相(蔡乾忠,2002,Xu-PingLi,2014,.李敏,2014),出露于椭圆形露头大剖面核心区构造薄弱部位;成因于印支期华北-扬子板块陆陆碰撞运动,是深俯冲折返机制产物,提出等时俯冲-折返椭圆形-柱形隧道成因模式.盆山耦合作用(韩宗珠,2015)结果形成南黄海前陆盆地(张柏林,2015),涉及2期类型:中-晚三叠纪属于周缘前陆盆地,早-中侏罗纪属于陆内前陆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