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会亭究竟建在何处?——悬脚岭与啄木岭之考辨

来源 :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会亭建在长兴何处,说法有二:悬脚岭,抑或啄木岭,看法不一。为此,笔者查阅了历代志书、诗文、碑记,又四上实地调查考察,最终认为境会亭建在啄木岭,才是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相会的最佳地点。
其他文献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休闲,因为饮茶是一种休闲。也有人认为是养生,因为饮茶有益健康。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似乎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从《茶经》问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看,我们是否可以把茶文化看作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让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一种与茶相关联的文化形态?作为茶文化工作者,不仅要研究茶文化对修身养性所起的作用,而且要研究茶文化对发展城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致
饮茶,不仅是一种民族习俗,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礼仪、民族精神的象征。茶是健康之饮、清心之饮、和平之饮,饮茶又是增强友爱团结的桥梁,茶是最大众化的饮料。在提倡“茶为国饮”的今天,我们应该向三位茶人学习,他们是:陆羽、吴觉农、赵朴初,他们是茶人楷模。
最近二十多年是中华茶文化蓬勃兴起的时期,其兴起可以分为初兴阶段、复苏阶段和发展阶段。二十多年的茶文化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促进了茶产业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促进了社会安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促进了相关文化的兴起,活跃了文化生活;四是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茶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茶文化的弘扬要与其他文化紧密结合;弘
通过对湖南茶文化史及湖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提出在湖南开发茶文化旅游的初步构想。旅游业的兴旺可带动茶业及茶文化的繁荣;茶文化融入到旅游当中,丰富旅游的内涵。湖南茶文化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茶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与茶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相互依托的共生关系。本文从崂山茶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崂山茶文化旅游开发与崂山茶产业发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具体阐述为什么要发展崂山茶文化旅游和发展崂山茶文化旅游具备哪些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发展崂山茶文化旅游的几点初步设想,这对于繁荣崂山茶文化、提升崂山茶品位、壮大崂山茶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茶,是南方嘉木的幼芽或叶片加工成的饮料或食品。它在其物质消费时,有心理精神的体验和享受及无穷趣味。它属于全人类的资产,具有苦涩、俭德、清和、静谧、悠闲、真雅之通融性。我们推崇茶及茶文化的宗旨,就是要让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在教育青少年时发挥作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华茶文化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茶文化的母体。弘场中华茶文化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通过饮茶健康人身、修养人身,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效果。弘扬茶文化有利于茶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磁场、核辐射场、电场,大家较熟悉。茶文化对社会产生影响,是以茶文化具体存在形式所产生的力量来实现的,这种具体存在形式和力量,可以称之为茶文化场。作者列举了茶文化场具有较大场力的若干场源,分析了茶文化场的功能,提出了茶文化场的建设要点。
1.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明确表示茶的著作,是成书于汉初的《尔雅》,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从形、音、义三者兼备出发,茶的确立,始于唐代《茶经》,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2.茶作为饮料,在原产地巴蜀一带,始于春秋(前841-前476)战国(前475-前221)至秦(前221-前206)汉(前202-220)年间,至迟始于秦代。在原产地以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始于秦代以后。唐时(618
笔者认为,唐代茶文化的兴起,源于长兴顾渚山:一是被誉为“茶中极品”的紫笋茶及与之相伴的金沙泉,产于顾渚山;二是陆羽推荐紫笋茶作贡,并在顾渚山考察,撰《顾渚山记》二篇,补充、改定《茶经》三卷;三是首座大唐贡茶院建在顾渚山,时役工三万、工匠千余,续贡近一个世纪;四是至今在顾渚山仍保存有唐、宋摩崖石刻三组九处和紫笋古茶园三处;五是唐代众多著名诗人,为此留下几十首茶诗。所有这些,都证明长兴顾渚山是唐代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