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芳构化对厌氧消化中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307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炭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互营菌和产甲烷菌间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但生物炭对DIET的促进机制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将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水热炭、热解炭和添加氧化剂(双氧水)的改性炭加入到厌氧反应器中考察其对厌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使甲烷产率提高0.15-0.29倍.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氧化改性生物炭的促进作用降低了0.12-0.13倍.材料表征表明,PH以及比表面积不是影响DIET的主要因素,而电导性可能是生物炭参与DIET的一个原因.Zeta电位分析表明稳定的生物炭分散系为DIET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微生物分析表明,生物炭表面的芳香族官能团利于参与DIET过程的微生物(Pseudomonas和Methanosarcina)富集.该研究提出了生物炭芳构化促进DIET过程的新观点.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制备得到Mn0.4/Al催化剂,用于催化NO氧化并复合NaOH碱液吸收的脱硝实验研究,探究了煅烧条件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并运用一系列表征手段(XRD、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SEM及EDS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揭示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600℃煅烧温度、5h煅烧时间,对应最高脱硝效率为79.57%
利用2016-2019年成都市金牛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合区域内天然气锅炉保有量及典型道路车流量统计数据,对金牛区二氧化氮浓度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牛区二氧化氮浓度高于成都市平均水平,二氧化氮小时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双谷"分布,夜间浓度峰值尤为突出.浓度水平主要受机动车排放、大气扩散条件及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影响程度与道路车流量、车型比例等相关联.研究结果对于提出针对性的NO2污染防
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居民的机动车拥有量也迅猛增加,同时持续增长也有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交通的日益紧张不仅加剧城市运输拥挤,还有交通运输带来的噪声及汽车尾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也带来很大的困扰,制约着城市的飞速运转,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负担,这一现象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中普遍性的矛盾.不过城市交通对环境影响的问题,早已
本文对有关植物净化空气和杀菌驱瘟的研究文献进行研究梳理,重点筛选兼具显著净化空气和杀菌驱瘟双重功能的特种植物,并阐述其作用机理,分析和讨论这类植物在室内外种植要领,为对付重度空气污染和瘟疫流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针对船用大型柴油机7S65ME-C8.2产生烟气,本文运用化工过程模拟技术,对船舶烟气开式系统脱硫进行模拟.对洗涤塔进行了分析计算,探究了脱硫的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操作条件相同时,脱硫效率随海水碱度及海水喷淋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烟气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提出了开式系统脱硫的优化方案,通过增加预喷淋过程,降低烟气进入喷淋主塔的温度,来提高脱硫效率,降低总海水喷淋量,进而减少脱硫设备投资费用,对实
本文针对换流阀冷却的闭式冷却塔污水排放问题,提出了用于换流站外冷却废水处理零排放的方案,采用RO(反渗透)浓缩储存+MVR(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浓缩结晶结合的方式,实现节约水资源、减少水环境污染和回收无机盐.并以某换流站为案例,以其喷淋废水数据基础,考虑沸点升高的影响,建立沸点升高与温度、浓度的数学模型设计方案.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4个气象站1959-2018年的气温、降水、大风、沙尘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功率谱等方法,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年际倾向率为0.40℃·(10a)-1,且这种增暖是突变的,四季增温速度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空间变化特点是中北部增温速度比南部快.降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年际倾向率为6.1mm·(10a)-1
本文通过对运城市13个县(市)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运城高温热浪的年内变化,气候特征,地理分布特征,分析了运城市高温热浪天气的环流特点,建立了两槽一脊型、大陆高压控制型、纬向环流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型四种高温模型的形势场和预报指标,对运城高温热浪的预报预警系统起到客观实用的作用.
2020年2月中旬,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落下帷幕,会议发布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报告2020:西方失势》**,即为会议确定了主题“西方失势”.会议探讨了全球性传统安全问题和包括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
城市热岛现象随城市化进程而日益突出,种植树木作为缓解热岛的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ENVI-met软件模拟了不同树高和树宽的种植策略对夏季中午12点时曼切斯特城市某住宅区气温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树高对缓解热岛效果要优于树宽,同等条件下,树冠每增高1米使得研究区域在0.2m和1.4m处的平均温度分别降低0.05K~0.072K和0.04K~0.066K,而树宽每增大1米带来的平均温度的降低